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问题应当引起重视
阳泉市政协委员、民建阳泉市委副主委王变娥、会员任武反映: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近年来征地规模不断扩大,失地农民的人数逐年增多,他们的生产、生活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社会矛盾的一个焦点。笔者近来在市郊多家农村进行了走访,发现农民失地后的生活保障问题突出,土地被征占,工作没有着落,后顾之忧多,给社会稳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失地农民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各阶层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
在走访中了解到,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的最大问题是就业难。部分失地农民就业观念还未根本转变,“小事不愿干,大事干不来”,加之大多数失地农民文化水平低,技能缺乏,难以找到合适的岗位。其次由于土地被征用后农民的就业、收入等方面的稳定性差,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没有真正落实,这便成了农民,特别是大龄失地农民一块很大的心病。
为此建议:
一、各级政府应出台相关激励政策,引导各用人企业招用失地农民就业。千方百计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问题,使农民失地不失业,生活有保障。从小额货款,减免税费等方面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失地农民创办小企业,兴办小公司、小商店、小餐馆,通过自主创业提高收入水平。失地农民自己兴办产业的,政府在工商登记、税收、信贷、用地、用电等方面应给予优惠,以促进其自主就业。
二、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让农民失地不失落。政府就目前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完善中,应不断提高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标准,应同城市职工一样实施大病救助政策,减轻重症病人医疗负担,不断改善新农村的公共设施,把农民安置小区纳入城市管理范畴,将失地农民纳入城镇就业体系。
三、建立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和保障机制,多渠道促进失地农民在非农领域就业。一方面,要根据失地农民的就业意愿和市场需求开展技能培训;另一方面,要重视失地农民的市民化教育和职业化培训,以帮助失地农民尽快融入城市社会中去,以增强失地农民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生存能力。
四、加大工业园区的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必要的项目,投资办厂。这样一方面让外资发挥作用,另一方面还可解决部分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带动当地农民发展经济。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