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参政议政>社情民意>详细内容

基层农民期盼能够在“三个推进”上更多的关注农业经济发展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1-07-20 15:58:51 浏览次数: 【字体:

忻州市政协副主席  民建忻州市委主委 王庆荣反映:近年来,我省农业经济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逐年稳步增长。但从全国范围看,我省仍然是一个农业基础脆弱、农民还很不富裕的省份;由于城乡经济的二元结构,农村的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快速发展的城市。这种双重的滞后,不仅制约着我省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也明显制约着消费市场的扩大,成为影响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一大瓶颈。我省全部119个县级行政区划中,属于市辖区23个,从总体上看山西省农业生产基础条件不是很理想,但山西农业的亮点在于其有非常独特的自然区位优势。立足我省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和自然区位优势,扬长避短,是我省农业实现突破的前提。

一、我省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较差。山地多,平川少,耕垦指数较低。我省总面积为15.6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6%。农村村级组织分布大体为:52.52%山区,27.83%丘陵,19.64%平原。全省实有耕地面积405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5.9%,耕地中77.9%是旱地。我省水资源短缺,全省年均降水量435毫米,人均水资源298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我省林木覆盖率低,草原面积少,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我省现有林地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13.2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5个百分点。同时沙化、荒漠化的趋势加重了水土流失,全省水土流失面积10.8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9%,是全国水土流失严重的省份之一。

二、我省的自然区位优势明显。我省气候的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步、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其中,我省的光能资源十分丰富。由于我省地貌类型复杂多样,造成区域性气候类型差异较大。正是这种多样性的地理气候条件,为不同种类的农产品提供了迥然不同但却十分相宜的生长空间。以小杂粮为例,我省从南到北都有自己独特的小杂粮品种,种类十分丰富且品质优良。

我省农业经济发展尚需着力解决好的几个问题的建议:

一、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农业规模化经营,是农业产业化的必备条件。我省的农业经济规模还不够,做大做强的首举是要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我省特色农业处于成长阶段,如何因势利导充分调动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利用区位和资源优势,合理布局优化配置,形成区域经济集聚规模效应至关重要。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允许农民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为主体的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土地的流转是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前提条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省农业生产家庭经营为主,土地分散经营,缺乏集约规模的现状,加快我省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二、推进农产品实施品牌战略。在规模化经营的基础上发展品牌农产品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关键。我省的农产品种类丰富且品质优良。要通过推进品牌战略来促进我省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在我省农业结构调整战略中,强调要搞好特色优良农产品的结构调整工作,特别要突出其品质特点。在以杂粮为重点的种植业中,小米是我省最具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大宗骨干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豆类、莜麦、荞麦等我省特有的农产品,以其独特的口味和特殊的保健作用,日益成为人们消费的热点;在经济林木中,我省的苹果、红枣、核桃品质优良具有明显的区域比较优势;在畜牧业中,重点发展牛、羊等草食畜。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创出一大批有市场竞争力的生态品牌、特色品牌和原产地品牌,使小杂粮、干鲜果、草食畜成为我省农业经济的增长极。实践证明,一个名牌农产品,不仅可以带动一方产业,致富一方农民,还能给结构调整带来新的亮点。品牌效应可以使产品优势切实转化为产业优势,产业优势的集聚最终会转化为区域优势,为我省农业的结构调整带来新的机遇。

三、充分发挥农业专业合作社作用。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省农业专业合作社组织发展迅速,但也存在着覆盖规模总量偏小,区域发展差距较大等问题。应进一步加强对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引导力度,鼓励农民利用“公司加农户”、“公司加基地联农户”等多种组织方式进行生产、加工和销售农产品。通过依托加工、销售龙头企业、大型超市和其他中介组织,发展“合同农业”、“订单农业”,形成产销联结链,减少生产盲目性,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推动农业经济的有序健康发展。

 

民建山西省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