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从战略高度着力加快我省县域工业经济转型跨越发展
忻州市政协常委、民建忻州市委副主委 许中贤反映:近年来,山西县域工业取得长足发展,但与全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金融危机对我省县域工业经济影响较大,保持工业持续快速增长仍存在较多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和问题:
一、拉动投资动力不足,产业转型升级面临严峻挑战。世界经济全面复苏还需要一个缓慢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将进一步抬头,加上部分城市房价居高不下,国家管理通胀预期压力加大等,未来投资保持高位增长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投资拉动县域工业快速发展的动力趋弱。另外,从目前来看,我省县域工业仍处于工业化初期,生产经营方式较为粗放,科技含量较低,产能过剩和淘汰落后问题凸显,县域经济发展将面临生产要素综合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等多重压力。
二、经济总量偏小,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经济总量偏小,财政收入偏低,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制约我省县域工业乃至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从目前看,全省县域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工业,并且除煤炭及相关行业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其他大部分行业都低于全国水平。另外,山西县域城市化水平普遍较低,大部分县城镇化率未达到工业化初级阶段水平,而且县域城镇化率比工业化率还低约20个百分点,充分说明我省县域的农村人口和劳动力转移速度较慢,城市集聚效应不强,城镇化进程远滞后于工业化进程。
三、工业结构不够合理,支撑力不足。我省县域工业多以能源和矿产资源为主,工业结构偏重。以位居全国百强县之列的河津市为例,规模以上轻重工业增加值之比为0.88:99.12,全省为5:95,全国为28.6:71.4,重工业比重分别高于全省、全国4.12和27.7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产业主体主要为矿产资源开发和初级加工,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和产业整体效益低。而且受国际市场价格影响大,一旦价格回落,能源主产区经济势必联动下滑。
四、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工业化水平差异较大。我国未来面临的一项基本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着力解决“三农问题”,而我省的工业企业主要集中在煤炭资源丰富区域,欠发达地区较少。一些欠发达地区工业发展较慢,就很难从实力上支持农村和农业。由于资源、基础、投入、市场等因素的影响,区域间工业化进程差距明显,县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也较大,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速度和水平。工业增加值最大地县襄垣是最小县永和的724倍;工业化率最高县柳林是最低县永和的19倍。同期,96个县(市)平均生产总值43.8亿元,有64个县未达到平均值,表明我省县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而且绝对差异有扩大的趋势。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县域工业发展政策环境。县域发展落后受很多因素影响,但思想观念保守,竞争意识差,创新意识不强是主要原因之一。远至国家“三线建设”近至“中部崛起”战略,布局我省县域的国家级重点项目很少,为此,政府、企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两个重要主体一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维,创新工作,在争取政策、用活政策这两方面下功夫。
二、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夯实县域工业转型发展基础。要把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作为推动县域工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县域必须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和优势,制定招商引资政策,实施政策招商,避免“口头支票或口头承诺”。要改变招商引资的方式,进行项目产业链招商,形成多个项目的高度集聚,形成以项目带动集聚生产要素、以基础设施项目带动促进投资增长、以生产性项目促进县域工业结构调整优化的良好发展局面,增强县域工业发展后劲、夯实发展基础,实现县域工业的超常规跨跃式发展。
三、发挥园区产业集聚作用,提升县域工业竞争力。根据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新走向和产业转移对园区条件的实际需求,在明确各类园区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的前提下,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园区规划,科学合理布局,形成灵活机动的承接态势。同时,要加快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大胆引进战略投资者,发展煤炭的配套工业和服务业,延伸发展特色煤化工业、新型环保产业、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新型材料,增强县域工业综合竞争力。
四、加快城镇功能建设,增强县域发展的承载能力。工业化与城镇化互为前提,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要把发展城镇与发展工业、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服务业等有机结合起来,同时积极推进城镇建设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引入市场机制,吸引各类社会资金参与城镇开发建设,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承载能力,为县域工业发展创建一个宽松的环境。
五、加大对欠发达县域经济的扶持力度,全面促进全省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我省要全面实现工业化,关键在欠发达县域。大力推动欠发达县域的工业化进程,因地制宜的发挥自身比较优势,重点扶持资源加工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产业、财政、科技、劳动力四转移,加大扶持力度,使发达县域与欠发达县域之间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与衔接。着力改善县域投资环境,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晋北县域开放型经济发展要力争取得新突破,支持我省中、南部县域进一步提升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层次和水平,加快全省县域工业一体化进程。
六、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推进各具特色的县域工业发展。我省96个县(市)县情差异较大,基础条件各不相同,因此应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不仅要“有中生有”,更要“无中生有”,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工业:资源县要以煤炭整合为契机,发展煤炭工业配套工业、煤化工业和服务业,引导资源型企业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旅游县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和农村服务业;农业县要发展高效农业,形成特色产业链,做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工业县要以园区为承载实现产业集聚发展,做到一县一区或多区。我省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县域工业发展不足。以县域工业化为中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实现以最少的经济资源消耗与生态环境污染达到最大的工业产出,形成以技术进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特征的竞争优势,促进县域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是尽快把山西从能源重化工大省建设成为新型能源和工业强省的重要途径。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