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制度亟需系统性改革
民建运城市盐湖区三支部副主委胡精杰反映:2013年6月3日,一个“延安城管暴力执法”的视频在网络热传。视频内容是,数名身着制服的城管人员对一市民拳脚相加,甚至在该市民已倒地的情况下,一城管仍跳起来,一只脚重重踏在该市民头上。如此“踹头式执法”在视频里至少出现了两次。
上述视频在网上流传开来之后,舆论哗然。《人民日报》等各大媒体也第一时间在各自的官方微博上转发了这一视频。6月4日,延安市城管局就视频内容解释称:踩踏市民的男子为“无正式编制人员”;另一个躺在地上、疑似耍无赖的黄衣女子也是“临时工”。“临时工”这一在一些责任事故中被用滥的借口再次祭出,引起舆论新一轮口诛笔伐,认为这是延安城管“金蝉脱壳”、回避责任。
面对重重质疑,延安市政府6月5日下午作出通报称,延安市城管局已将现场参与执法的6名协管员解聘,对延安市城管监察支队数名负责人以及一名城管队员进行了党纪政纪处分;延安市公安局对2名涉嫌违法的现场执法人员给予了刑事和行政拘留。
不具备资质的“临时工”上街“执法”,收缴自行车,不依法开具文书,本来已是行政违法;对已经倒地的当事人施以可能造成更大伤害的“踹头”之举,则逾越了任何执法应有的正当性。类似的城管暴力执法以及相关乱象,近年来在全国各地均并不鲜见。如在5月25日,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一名高三学生因拍摄城管粗暴执法而遭城管围殴,其后这名同学因完全没有心情以及被打伤而放弃参加今年的高考;5月30日上午,辽宁抚顺市高湾经济开发区,十多名疑似综合执法的男子群殴一名65岁的老人,有市民对现场进行拍摄,也被打断手指。更有甚者,有的城管甚至“不惧”警力:6月3日下午,在广州天河区一人行道上,十几名城管与五六名巡逻民警发生争执,双方各自站队,都有人手持手机向对方拍照。
类似涉及城管的负面消息,甚至已多到失去新闻性的严重程度。对城管执法的如此乱象,我们不能再头痛医头、敷衍了事,唯有对城管进行系统改革,才能加以彻底解决。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之后,伴随着中国的快速城市化,城市治理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无证摆摊、违章建筑等问题频出;工商、卫生、环保等部门各自执法,效率低下,形成了所谓“七八个大盖帽,管不住一顶破草帽”的局面,“综合执法”正是在此背景下诞生的。1997年,北京市宣武区成立了城管监察大队,我国第一支城管队伍就此诞生,之后城管队在各地纷纷建立。
但是长期以来,城管制度一直被视为权宜之计,其法律依据、人员编制、财政保障、执法规范等制度化建设,都没有跟上时代。《行政处罚法》里模糊的“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是目前城管执法唯一的、单薄的法律依据。城管在现行体制内既缺乏财政保障,又缺乏编制保障,因此城管执法人员的来源鱼龙混杂,甚至直接使用“临时工”街头执法,导致暴力事件频出,这又进一步妖魔化了城管。还有,城管本身编制隶属混乱,往往市区、街道都有城管队伍,管理权重叠,让执法对象莫衷一是。如果不彻底理顺城管机制,对积弊日深的城管制度重新洗牌,城管暴力执法以及暴力伤害城管的悲剧还会重演。
只有彻底规范城管执法,实施立法、编制、招录、监督渠道等全方位改革,才能终结目前混乱的城管机制,才能彻底告别目前这种低质量的城市管理局面。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