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县域经济发展尚需破解四大瓶颈
民建山西省委副主委、 忻州市政协副主席、民建忻州市委主委王庆荣反映:县域经济发达与否,是检验城乡融合程度的试金石。近年来,山西县域经济对繁荣农村经济、增强全省综合经济实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就山西县域经济发展整体而言,综合实力依然较弱。主要表现在:①总量不大。“十一五”末全省96个县(市)总人口2477.1万人,占到全省人口总数的69.3%。而GDP总量只有5178.6亿元,占到全省总量的56.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只有324.3亿元,占到全省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总量的33.4%;②平均规模较小。从县域生产总值这一指标来看,我省县均仅有53亿元,不仅大大低于江苏的363亿元和浙江的209亿元,低于全国85亿元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中部六省65亿元的平均水平;③总体发展水平偏低。我省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的只有孝义市一家,而且排在70名,位次偏后。
在“十二五”期间山西县域经济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存在三大制约因素:
一、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十一五”期间,山西县域经济总体呈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但受经济发展基础、区位、资源、交通设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县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仍然较为突出。从“十一五”末山西11个市人均GDP的比较情况看,最高水平与最低水平的比率为3.3倍,而从96个县(市)人均GDP的比较情况看,最高水平与最低水平的比率竟然高达15.4倍。从全省96个县(市)人均收入水平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灵石县是最低石楼县的2.59倍。而同期的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差距7.22倍。
二、县域财力收支失衡突出。近几年, 山西财政收入虽然取得了大幅度增长,但大部分县(市)仍然要靠中央和省财政转移支付维持正常开支,难以拿出更多财力搞建设和解决发展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这种状况在贫困县的表现尤其突出。到“十一五”末,全省还有57个贫困县,包括35个国定贫困县和22个省定贫困县,贫困县数量占到县(市)总数的59%,有4个县生产总值不到10亿元,5个县财政总收入不到亿元。最低的永和县生产总值仅44455万元,财政总收入2313万元。
山西县(市)级普遍财力弱、负债多、包袱重、压力大,财政入不敷出的问题比较严重。“十一五”末,山西96个县(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为824.2亿元,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仅为324.3亿元,收支相抵财政赤字499.9亿元。可见,目前山西的大多数县(市)要依靠中央、省、市财政转移支付才能维持正常运转。眼下县(市)普遍面临着必须主要依靠自身努力消化许多刚性财政支出的压力,特别是为改变落后面貌,又必须改善基础设施,优化发展环境,提供更多公共产品等,必然增大财政支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县级财政收支失衡的矛盾。
三、县域经济资源依赖较强。山西多数县在发展中资源依赖性较强、发展路径趋同、经济结构单一。现阶段县域经济绝大部分靠大农业来带动经济发展外,还靠煤炭资源拉动经济。农业面临诸多压力与挑战,农产品消费市场竞争加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消费要求也日益提高,这必然导致产品间的竞争加剧。这种竞争加剧不仅仅体现在价格的竞争上,更为明显地体现在质量的竞争上。卫生、营养、健康能满足新的消费理念的食品将大受消费者青睐。另一方面来自国外农产品竞争的压力增大。由于人多地少、而且缺乏足够的财力对农业进行大规模的补贴,因此在国际农产品竞争上也处于劣势。煤炭资源在助推县域经济发展中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受国际国内市场的影响,也直接波及到县域经济的发展。
四、县域经济工业化程度低。 凡是县域经济发达的县(市),其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一定较高,正所谓无工不富。目前,全国部分县域经济强县该比重达95%以上。山西综合实力前10位的县(市、区),该比重平均也达到了62.8%。而就全省来看,该比重依然偏低,比重不足20%的县(市)仍达13个,占县(市)总数的11.4%,近60%的县(市、区)比重在50%以下,表明全省多数县(市)工业化程度较低。
破解上述四大制约因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受单一农户生产规模小、合作意识差、市场化程度低等因素的影响,我省农业基础薄弱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应紧紧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一主线,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进程,不断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调整农村的产业政策,鼓励农产品的深加工,改变农村单一输出农产品的状况,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积极引导工商企业与农户之间的产业联系,让农民分享农产品加工链条上的利润,形成农业的产业化;二是认真落实中央有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重点支持肉类、乳类、杂粮、种子、干鲜果、蔬菜、食醋等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开发养殖小区和种植园区,推进规模经营,增强产业化带动作用;三是着力培育山西的生态品牌、特色品牌和原产地品牌,努力开拓域外市场,发展外向型农业。集中力量扶持一批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外向型龙头企业,建立规范的市场基地,提高农产品的技术标准,壮大玉米、苹果、核桃等已有出口优势的产业和产品,加快农产品走出国门的步伐;四是尽快制定出台鼓励和支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具体政策,从政策和资金上予以扶持,充分发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纽带作用。
二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重点搞好资源的产业转型。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按照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的特点和要求,把工业作为各县(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针对我省多数县(市)属于资源型经济的特点,必须通过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建设,使资源型县(市)的产业转型有实质性进展,必须用新的发展观重新思考工业化的深刻内涵,形成多元优势支柱产业,使县域工业真正符合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要求。
在县域工业发展过程中,各县(市)应坚持“五个不要”:一是不要放松煤炭能源产业,通过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真正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二是不要引进环境污染和高耗水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加强对高耗水、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控制,提高准入门坎,提高技术标准,不能加大对生态环境压力。三是不要轻视农副产品加工和轻工业的发展。应把食品工业、轻工业看作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动力,通过协调轻重比例来调整县域经济结构。四是不要认为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高不可攀,应把制造业作为县域工业发展的中心环节,有选择地发展加工工业和制造业。五是不要忽视环境产业。各资源型县市应主动把环境作为产业来发展,培育和规范环保产业市场,促进循环生产和清洁生产。
三是培育壮大特色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县域经济更是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从全省县(市)内部看,都同时具备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而从县(市)外部看,区域之间的竞争与协作也是同时存在的。特色不浓、结构趋同,竞争的压力将更大,发展的阻力也更多。解决这个问题,各县(市)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找准特色,依据各自的区位、自然和资源禀赋条件,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确定主导产业,实行重点开发,在资源优势中培育地方特色,在传统产品中筛选优势品牌,打造特色产业和名牌产品。并依托市场开发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充分发挥土地、劳动力等资源优势,采取更灵活的方式联合、引进新资源,走竞争中合作发展的道路。另外提倡培育发展特色经济,坚持一业为主,多元互补,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着力提高品质,扩大规模。进一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四是扩大对外开放。增强开放意识,加快县域经济开放步伐。要进一步增强开放意识,坚持实施开放先导战略,以扩大招商引资为核心,以改善发展环境为着力点,促进我省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是加速内外开放。拿出最好的项目招商引资,以资源换技术,以产权换资金,以存量换增量。积极创新网络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招商引资方式,精心组织参加投洽会和各类专场招商活动,扩大招商引资规模。二是要打好“中部牌”、“优势牌”、“特色牌”,积极主动承接沿海地区和周边大城市的产业转移,注重引进一些技术档次高、成长性好、环保和有利于提升本地产业链的大企业和大项目。三是抓好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建设,使之成为各县(市)现代制造业的聚集区、循环经济示范区和财源增长区。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