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第三次产业革命——关于长治地区中小型资源企业转型发展的调研报告
【调研说明】两年来,我国资源行业面临着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煤、焦、铁企业出现了大面积亏损。在此背景下,长治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辖区内中小型资源企业的经营困境,积极引导企业走转型发展之路。在中共长治市委统战部的大力支持下,由民建长治市委牵头对长治地区中小型资源企业进行了调研,并结合行业背景和调研结果,对我市的经济转型提出了几点参考建议,希望能有裨益。
感谢市委领导的信任,感谢市委统战部的支持,感谢各企业对本次调研的积极配合。
1、产品供求严重失衡,价格持续下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崛起和全球化进程拉动了国内资源行业的高速发展。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投资热潮造就了为数众多的煤、焦、铁企业,随着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资源品产能过剩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
经过数十年的扩产,我国煤炭行业已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根据2013年2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我国原煤产量36.5亿吨,对应产能预计在 40亿吨左右水平。煤炭消费量尽管较2011年有所增长,仍只有35亿吨左右。2012年,我国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总额仍高达5200亿元,随着在建产能的释放,到2015年我国煤炭的潜在产能将超过45亿吨,供求形势非常严峻。
我国的焦化行业同样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作为焦炭最主要的下游产品,钢材产量决定了焦炭的基本需求。2012年度我国粗钢产量近7.2亿吨,需要焦炭量约3.2亿吨;即使考虑化工、建材、有色冶炼等其他方面的需求,国内焦炭2012年总需求量也不会超过4亿吨。而2012年我国焦炭累计产量已达到4.4亿吨,且多数焦炭企业仍处于开工率偏低的状态。
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长期存在。中国钢铁协会曾不止一次的在公开场合表示,钢材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难以根本扭转。根据中钢协的数据,2012年粗钢消费增量近十年来增幅最小,表现消费量仅6.64万吨;而据Mysteel估计,2012年我国实际粗钢产能在9.7亿吨左右,远远超过潜在需求。
由于需求疲软,严重供过于求,造成国内资源品价格大幅度下滑。煤炭方面,2012年底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较年初下跌超过20%。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等煤炭主要生产省区的煤炭出矿价下滑幅度都超过10%,下滑幅度最高者达到30%以上。焦炭方面,2012年末国内焦炭平均价格同比下降16.6%,基本降至金融危机冲击时的低水平。全年最低价较年初跌幅达600元左右,虽然四季度经历了一波反弹局势,但价格仍较年初下跌300多元。钢铁方面,根据中钢协公布的国内钢材价格综合指数,2012年国内钢材价格均值较2011年下降了15%。2013年钢材价格下行的趋势继续维持,上半年在2012年的基础上再度下降了10%左右。
2、资源行业盈利状况不断恶化。
2012年我国资源行业遭遇需求和成本的双重挤压,煤炭、焦化、钢铁行业的盈利状况均出现恶化,行业亏损面不断扩大,微观企业经营已十分困难。
随着煤炭价格的持续下跌,煤炭行业盈利状况快速恶化。2012年底,行业整体销售利润率水平跌至3年来低位,行业实现利润总额3555亿元,较2011年下降了15.6%。煤炭企业亏损也不再是个别现象,2012年末煤炭行业亏损单位数达到1290家,占比为16%,亏损企业全年累计亏损总额达到24亿元,较2011年上升了3倍多。2013年上半年煤炭企业盈利恶化的趋势并没有中止,行业销售利润率进一步下跌至6.72%,亏损单位数占比则上升至25%,仅半年时间,亏损企业亏损总额便超过2012年全年的水平。
焦化行业位于产业链中段,其利润情况也不容乐观。尽管焦煤价格也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低于产品价格下降幅度,导致焦化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变弱。数据显示,2012年焦化行业实现利润17.2亿元,同比下降89.4%,销售收入利润率仅为0.29%,行业亏损面高达42.5%。贸易商多有退市,部分实力较弱的小焦企被淘汰出市场。
处于产业链下游的钢铁行业亦进入业绩低谷。钢铁行业景气度自2011年四季度开始下滑,2012年首季便陷入全行业亏损的窘境。根据中钢协统计,国内钢铁行业在2012年的前10个月中,仅有4个月有不到1%的微利,其余6个月均处于亏损状态。其中,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前10个月的企业利润亏损52.23亿元,亏损面高达45%。2012年最后两个月形势有所好转,但2012年全年也仅实现利润15.8亿元,较之2011年降幅高达98%。
3、国家兼并重组和去产能政策的执行力度加强。
当前资源行业的经营困境主要是由经济上升时期产能的无序扩张引起的。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应对资源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在可以预见的相当长的时间内,严控产能增长,淘汰落后产能,推进兼并重组的政策基调不会改变。
在煤炭行业,国家一方面严控探矿权管理,提高煤炭行业的准入门槛,另一方面大力推进行业兼并重组。2007年2月27日国土资源部出台了《关于暂停受理煤炭探矿权申请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暂停受理新的煤炭探矿权申请。2009年和2012年又先后两次延长了暂停受理的时限。2010年10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若干意见》要求各产煤省(区、市)加快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工作。2012年国家能源局发布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对企业兼并重组和生产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目标,提出将目前8000家以上的煤矿企业数量控制到4000家以内。
在焦化行业,国家政策近年来主要集中在控制行业准入、推进兼并重组,限制出口等方面。工信部对2008年颁布的《焦化行业准入条件》进行了修订,焦化行业的准入政策愈发严格; 2012年底国务院取消了长达10年的焦炭出口关税及出口配额制度,但对焦炭出口仍维持不鼓励的态度,出口许可证审核制度可能变相提高焦炭的出口门槛; 2012年5月4日,山西省政府正式公布《山西省焦化行业兼并重组实施方案》,该方案的出台意味着我国焦化行业兼并重组进程的提速,一大批中小型焦化企业关停将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在钢铁行业,国家采取了加速兼并重组和打破退出壁垒并行的策略。2009年3月,国务院公布的《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要促进企业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也指出“力争到2015年,国内排名前10位的钢铁企业集团钢产量占全国产量的比例从2009年的44%提高到60%以上。”目前我国对于钢铁行业的企业退出机制尚没有明确设定,日益严格的节能减排的要求则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淘汰产能的作用。建立完善钢铁企业退出机制或成为未来政策发展的方向。
1、中小型资源企业遭遇持续性经营困境。
低迷的宏观经济形势和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给我国资源行业带来了巨大冲击,长治地区中小型资源企业也未能幸免。调研发现,近3年来长治地区中小型资源企业经营状况不断恶化。2012年末,34家受访企业中有18家出现亏损,占比超过50%;有10家企业已连续3年处于亏损状态。即便是在17家盈利的企业中,仅有7家企业净利润较上一年实现了增长。而在问及对2013年经济环境的感受时,有71%的受访企业认为“经济环境继续变差”,只有13%的企业认为“经济环境向好”。
产品滞销是企业经营业绩不佳的重要原因。在针对产品供求状况的调查选项中,多达82%的企业认为产品“供过于求、销售压力”大,15%的企业认为“供求基本平衡”,仅有3%的企业仍处于产品“供不应求”的状态。过去3年资源产品销售价格也印证了这一趋势。以煤炭为例,2010年受访企业的平均原煤销售价格为666.4元/吨,2012年则下降为585.7元每吨。此外,从营业收入变化的角度来看,有一半受访企业的营业收入处于停滞或收缩的状态。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尽管产品销售形势不佳,但企业自发性限产的行为并不普遍。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长治地区多数资源型企业都背负产能任务的包袱,这并不利于企业根据市场状况自行做出生产经营决策,主动地减小亏损。
另一方面,生产成本不断上涨也大大压缩了企业的盈利空间。人工成本是企业可变成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调研情况来看,近年来长治地区中小型资源企业的人工成本上涨明显。58%的受调研企业认为最近3年企业人工成本上升,42%的企业认为人工成本“有波动但基本稳定”,没有企业认为出现过“人工成本下滑”的情况。除了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上涨也对资源企业尤其是加工型企业构成压力。调研中66%的受访企业认为原材料成本的上升趋势明显;3%的受访企业选择“原材料成本明显下滑”则是与2012年煤炭价格下滑有关。
2、企业融资难的状况普遍存在。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象久而有之。在外源融资缺失的情况下,一旦市场环境恶化,企业内源融资能力减退,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将很快显现。2011年后,中国经济增速逐步回落,央行也采取了偏紧的货币政策,相对应是反映中小企业资金压力的票据贴现利率走高。为获得企业生存所必须的周转资金,不少中小企业开始求助于民间信贷,2012年温州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开始公布反应民间借贷成本的“温州指数”。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温州民间融资综合利率一直维持在20%的水平以上,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异常迫切。
从原因上分析,融资渠道过于单一是造成中小企业资金不足的重要原因。目前,企业的融资渠道不外乎有三种:向银行申请贷款、发行企业债券、发行股票上市直接融资。由于缺乏良好的风险定价和风险管理体系,我国中小企业想要通过发行股票或企业债券的方式进行融资十分困难,其资金来源仍主要依靠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与此同时,银行出于风险考虑对中小企业也存在“惜贷”行为。在贷款额度受限的情况下,银行更倾向于将授信额度分配给大中型国有企业,中小企业即便获得贷款,利率水平也普遍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30%—40%。在国家政策的大力引导下,近3年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情况有所改观,中小型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速增长较快,但从占比上看,对大型企业贷款仍占到50%以上。
本次调研结果充分反映了长治地区中小型资源企业的融资困境。调研显示,长治地区多数中小型资源企业长期面临资金压力,34家受访企业中,有27家表示在过去3年里存在资金紧张的情况,占比高达82%。由于资金压力较大,受访企业中还存在“借新还旧”的情况,有近10%的企业在被问及信贷资金用途时选择了“偿还过往贷款”。资源来源渠道单一的事实也在调研中得到体现,受访企业的56%将银行借款作为主要资金来源,23%主要依靠利润积累(内源融资),21%则借助于民间信贷。尽管我们设置了“发行债券和股票”这一选项,却没有一家企业选择,长治地区中小型资源企业在融资上仍局限于传统渠道。
3、企业的“资源成瘾性依赖”严重,转型创新意识薄弱。
研究表明,长期的资源生产会形成企业功能、发展观念上的封闭状态,从而造成企业对资源的“成瘾性依赖”。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不少受访企业在转型问题上“等、靠、要”的思想比较严重,产业转型多是一种被动的选择,在转型路径的选择上也往往缺乏明确的规划。由于资源行业具有高能耗、高污染的特征,未来国家对资源企业转型要求将更为严格,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硬性指标甚至将直接决定企业留存。宏观经济走弱、政策环境收紧使得中小型资源企业的持续生存能力正面临严重挑战。中小型资源企业只有主动寻求企业转型之路,才能摆脱在经济政策的变革中被淘汰的命运。
调研显示,在长治地区中小型资源企业中仍有相当部分转型观念淡薄,主动寻求出路的意愿不强。34家受访企业仅20家表示已开始业务转型,占比不到60%。目前仍没有转型想法的企业为11家,占到受访企业总数的32%。在问及企业最期待的政策时,多达35%企业仍局限于“税费减免”,这与当前的政策导向显然是不相符合的。
在已有的企业转型实践中,普遍存在对转型思路不重视的情况。调研中高达7成的受访企业将转型的最大障碍确定为“缺乏资金和人才”,而只有15%的企业选择了“政府引导不够”,11%企业选择了“没有好的理念和目标”,这说明多数企业对转型的理解仍停留在“钱+人”的简单层次上,对转型思路的重要性的认识还有待加强。
此外,地区内企业在设定转型目标时也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呈现出“各自为战”的特点,缺乏统一规划和有效协同。在选择的转型介入领域时,多数企业倾向于从深耕主业入手,拓展产业链上下游,进行资源品深加工;在跨行业转型上的介入领域则比较分散,从事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的比重分别为20%、15%和15%,还有6%的企业选择从事房地产业。
近年来,国家将节能减排和环保政策作为调节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在调研中还特别关注了环保因素对企业的影响。调研结果显示,长治地区多数资源型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已开始兼顾环保目标,这对企业经营也构成了一定压力。在问及国家环保政策是否对企业有影响时,12%的受访企业认为“影响明显”,65%的受访企业认为“有一定影响”。在企业环保投入方面,有50%的受访企业认为“企业投入较大”,有47%的企业认为“有一定投入”。调研还发现,今年以来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土地复垦等因素已对部分企业的开工状况构成了实质性影响。
4、中、小型企业在经营状况和发展思路上的分化明显。
小型企业较中型企业的困境更为突出。所有受访企业中总资产规模在10亿元以上的中型资源企业共有9家,其中有7家企业在2012年末实现盈利,占比为78%;而总资产规模在10亿元以下的小型资源企业共有25家,2012年末实现盈利的仅有9家,占比为36%。
较之小型资源企业,中型资源企业不论是在转型思路还是发展规划上都更为清晰。根据调研结果,在9家中型资源企业中,表示“已开始转型”的企业占比为68%,在25家小型资源企业中这一比例则下降为56%。在具体战略上,山西潞宝集团、山西黄土坡煤业集团、山西沁新能源集团、襄垣鸿达煤化等知名企业都提出了比较明确的发展规划,绝大多数小型资源企业则没有提出明确的发展规划。
表1 部分中型资源企业在转型方面的具体规划
山西黄土坡煤业集团有限公司 |
加大产业链上下游及深加工,形成一套合理的产业链,加速开展生态园建设,建设集观光、旅游、度假、休闲、养殖为一体的生态园建设。 |
山西潞宝集团 |
规划焦炉煤气加工产品链、焦化粗苯加工产品链、煤焦油深加工产品链三条特色产品链。 |
山西沁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是建年产6万吨高档磨料产业,目前,刚玉磨料产业位居全国第三位。二是要围绕高水速凝材料、煤矿支护等新型材料转型。三是发展民生产业,重点开展集中供热产业。四是铸造产业,重点实施50万吨精密铸造项目建设。五是煤基负极材料、金属镓稀散金属的提取。 |
襄垣鸿达煤化有限公司 |
延伸产业链上下游及深加工,发展焦化下游深加工项目,扩大企业规模,上马煤基油、粗苯深加工精制项目、利用焦炉煤气发展甲醇、LNG等项目。 |
1、立足长远,坚定不移地淘汰落后产能。
资源行业产业集中度过低,行业格局分散的局面造成了同质化竞争严重,产业无序发展,产能难以控制等实际问题,并最终形成中国资源行业当前的困境。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业集中度,将有利于行业议价能力的提高和产业升级。
近年来,中央多次就推进资源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出台政策,但在实施环节主要依靠中央摊派到地方强制执行。地方政府出于对GDP 和税收的考虑,均没有主动减产、停产的意愿,这造成了中央政策在地方“有令不行”的窘境,行业整合的效果大打折扣。地方政府在政策上的短视将最终不利于资源行业的转型升级和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外国政府在推进资源行业转型中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以日本钢铁行业为例,除了生产合理化外,政府还通过行政指导和各种限制措施来削减资源企业的生产能力,比如企业关停、破产、兼并、裁员等。在政府的严格控制下,资源行业的“去产能”表现出明显的主动性特征,即便是产能出现惯性式的增长,产能利用率也能保持在较低的水平。这与中国资源行业产能利率不断反复的状态是不同的。在去产能化和合理产业政策的双重作用下,日本钢铁行业逐渐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利润率出现显著回升。
长治地区的资源行业也存在着行业结构分散、集中度低的事实。接受调研的34家企业的平均总资产规模仅13亿元,且绝大多数都是资产规模在10亿元以下,员工人数在1000人以下的小型企业。这种行业结构并不利于地区资源行业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调研显示长治地区中型资源企业不论是在盈利状况、经营能力还是发展思路上都远远好于小型企业。这意味在长治地区推进资源行业兼并重组既是必要的,也是合理的。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建议:长治市政府应当在资源行业发展上,采取更加有力的行政手段,坚决关停落后产能,严控资源行业投资和企业盲目扩产;同时通过兼并重组的方式使有管理能力的企业接管更多的产能,提高地区资源行业整体的生产效率。
2、强化引导,大力推进中小型资源企业转型。
目前中国正处在全力推动经济转型、加快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产业重心正在努力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业转变。而资源品价格低位运行、行业利润微薄的态势也使得中小型资源企业在在面对极端行情时举步维艰。不论是国家的宏观政策导向还是行业客观经营环境都要求中小型资源企业甩开包袱,加快业务转型。
中小资源型企业的转型过程必须突出政府的引导作用。一般而言,企业的业务转型可以由市场机制主导,也可以由政府机制主导。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好的发展思路能够成为聚集资金、人才的重要因素;但对资源型区域而言,对资源的“成瘾性依赖”造成了地区经济、社会结构的固化,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内生性的经济转型受到诸多约束。在此背景下,政府的外生调节就显得十分重要。长治地区属于典型的资源型区域,调研中发现体制陈旧、思维僵化、转型观念淡薄的状况在中小型资源企业中普遍存在,这就要求长治的政府部门以积极的姿态介入到企业业务转型的过程中去。
中小资源型企业业务转型应当充分结合地区自然、经济、人文特征。由于不同地区的自然、经济、人文环境千差万别,使得不同地区的企业在转型过程中所适合的目标领域也不尽相同。例如,德国鲁尔区通过电子、汽车及消费品工业实现了转型,法国洛林地区通过高技术产业实现了转型,国内的老牌资源型城市焦作、盘锦则在发展旅游业上成绩斐然。长治地区自然风光旖旎,人文资源丰富,并具有齐全的工业门类和雄厚的煤炭工业基础,长治政府应当因地制宜,结合长治地区的自然、人文特征制定统一的区域产业发展规划,作为长治地区资源企业业务转型的基本框架,应当突出以文化旅游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在企业业务转型中的重要地位。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建议:长治市政府应将推进中小型资源企业业务转型作为工作重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以市场机制为基础,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具有一定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支持其通过延展产业链,加快发展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制造型企业;对绝大多数企业,政府可根据大长治旅游规划,为其配套文化旅游资源,支持企业通过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转型。
3、鼓励金融创新,解决转型企业融资难问题。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地区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小企业是一个富有活力的经济群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我国经济繁荣、增加就业、推动创新、催生产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长久以来,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困扰和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对增强地区经济活力,实现可持续的内生增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较之一般中小企业,中小型资源企业的融资困境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其资金匮乏的背后,隐含着行业经营形势恶化、企业经营效率低下的深层原因。因此,解决中小型资源企业“融资难”问题不能靠简单的资金注入,而要坚持差异化扶持的策略,将给企业“输血”和引导企业“造血”结合起来。要加快金融深化步伐,通过金融创新的方式,切实解决处于转型期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建议:长治市政府应鼓励金融创新,运用财政杠杆,撬动金融系统和社会资金,为转型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
4、未雨绸缪,抓住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历史机遇。
随着3D打印、4G网络、人工智能、新材料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的成熟和产业化,第三次产业革命的浪潮正日益临近。对中小型资源企业而言,借助科学进步的最新成果,积极参与科学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将有助于企业摆脱资源“成瘾性”依赖,开启转型发展的新篇章。推动资源企业参与科技创新,是资源型地区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环节,应当成为政府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内容。
相较于省内其他地区,长治地区在技术革新上拥有自己的优势。由于历史原因,除雄厚的煤炭工业基础外,长治地区还保留了比较齐全的工业门类。此外,长治地区的职业教育资源相对丰富,拥有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华北机电工业学校等一批省内知名的机械制造专科技术学校。应当充分认识并用好这些优势,以技术进步促进中小型资源企业的成功转型和跨越发展。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建议:长治市政府应通过设立孵化园区等形式,大胆支持80后、90后青年创业;围绕长治地区在制造业方面的人力资源优势,面向美、德、日等第三次产业革命领先国家进行招商引资,面向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国内发达地区进行产业承接。
5、把握未来,大力扶持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兴商业模式。
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80后、90后逐渐步入社会,成为时代主角。由于成长环境、教育模式的不同,80后、90后在思想观念、行为模式上与前人存在巨大差异。这种变化从市场和人才两个角度对企业的经营环境构成影响,也为中小企业的转型发展提供了丰富机会。
80后、90后引发社会消费模式从“线下”转向“线上”。网络载体的特殊性,网店时尚、实惠的特质,恰恰符合了年轻人追求时尚,品质的个性化要求。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2年12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2.42亿人,而80后、90后无疑是网购人群的主力。随着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从依赖父母的纯消费者过渡为具有更大自主消费能力的“社会人”,中国的电子商务已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80后、90后个性化的职业诉求倒逼企业人才战略发生变革。与60后、70后相比,80后、90后拥有更敏锐的时代嗅觉,更易于接受新事物,在职业规划上也更喜欢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和多职能的公司文化。进入21世纪,人才将成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核心要素,企业只有将自身的发展战略和80后、90后的职业诉求结合起来,才有可能追赶上时代变革的步伐。调研显示,由于管理制度陈旧、工作流程简单、企业文化缺失等原因,传统资源企业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着严重的人才困境,亟需通过借助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商业模式、重塑其对80后、90后人才的吸引力。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建议:长治市政府应当与阿里巴巴、亚马逊等国内外著名电子商务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为这些企业配套物流园区建设;加强长治市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大与电子商务相关的专业教育和公共培训力度;通过资金援助、场地支持、技术服务、诚信管理等方式,为80后、90后投身电子商务行业提供良好的就业引导和创业环境。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