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参政议政>社情民意>详细内容

雾霾:请别再来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4-02-02 19:45:29 浏览次数: 【字体:

民建运城市新绛支部冯剑雄反映:去年12月,全国性的雾霾爆发,以新绛为例,直到12月底,厚厚的雾霾才慢慢散去,人们刚刚透了口气,1月雾霾又再度来袭。严重的雾霾天气对健康有很大危害。由于粒径小,PM2.5等细颗粒物会直接进入气管和肺泡中,75%沉积在肺部造成呼吸系统疾病,25%进入血液引发心血管疾病,并增加患癌的风险。

为何雾霾来得如此凶猛、如此频繁?如何才能离去?这已成为社会焦点话题。对于今冬长达数十天的重霾,国家相关部门解释说原因主要有三个:北方吹来的、空气湿度大加重了雾霾的形成、没风造成无法消散。上述原因是雾霾的气候条件,但并没有解释雾霾的来源。经过对相关报道的比较和研究,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烧煤锅炉、工地扬尘应该才是雾霾形成的主要原因。

要消除雾霾天气,首先必须明确政府是治霾第一责任人的观念,明确政府、企业和社会的责任,动员全民参与环境保护。具体要从几个方面做工作:

1、尽快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措施、应急方案及可量化的考核指标。

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就公开的渠道了解,新绛县乃至整个运城地区都起步较晚,仅在运城市政府公众信息网上找到一个10月底发布的《运城市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方案中每一项工作都没有明确的时间表和落实单位,也缺乏明确的奖励和惩处标准。所以,这方面的工作需要真正重视起来,把工作做实做细,才能把事情做到最好;在部署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同时,还要尽快制定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例如在碰到重污染天气时,加大对污染源的防控监管和限产限排,指导群众减少户外活动,学生取消晨练和课间操,公车减半出行,免费发放防护用品等等;在考核指标的制定实施上,必须引入量化、可操作的指标问责制,尽可能消除人为主观评价的影响。每一起环境事件都是公共事件,是最大最急迫的社会焦点,决不能等闲视之,无动于衷,要放在地方政府工作的突出位置上来对待,这样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2、改进地方政绩考核体系,发挥“指挥棒”的积极作用。

社会普遍有一个共识,如此严重的雾霾和我们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有直接的关系。过去对政府的考核是粗放的片面的,GDP所占比重过大,由于重工业虽投入大但见效快,可以迅速提高GDP,所以旧的考核体系客观造成了经济发展过分倚重高污染高能耗工业。举例来说,新闻曾报道2005年以后国家就已停止审批钢铁产能,但事实上目前华北地区80%的钢铁产能都没经过环评和审批。所以说,“指挥棒”不转过来,其他方面的政策出台再多,也难以扭转地方重数量不重质量的发展冲动,环境问题以及其他问题也就无法从根子上解决。三中全会后中组部紧接着提出现在不能唯GDP论英雄了,不搞GDP排名。《运城市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中也提到要将细颗粒物指标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3、建立大系统联动机制。

雾霾发展成一个全国性的环境问题,非一己之力所为,要解决起来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有效联动。首先要调整不合时宜的政策,比如每年为农户派发越冬煤,且不说在发放过程中存在着以次充好的问题,单说现如今农村冬季取暖有很多选择,不是非烧煤不可。与其一刀切给农户派送一吨煤,不如把煤炭经费、运输费、人工费等等折现给农户,这样群众不仅可以得到更大实惠,也可以选择更加环保节能的方式取暖。类似的很多工作只要真正从群众的立场、从大局出发,是可以做得更好的。其次理顺环保部门的权责。在现有体制机制下,环保部门面对污染问题有很多尴尬,不好作为。如果环保局只对环境负责,财务人事相对独立,并接受社会最大程度的监督,才有压力有底气去保护好环境。再次要在跨区域、跨领域层面从决策、规划、执行、监督等环节上做好衔接、搞好协调并建立起刚性的反馈和制约机制。

4、做好信息公开工作。

公开是大气防治工作落实的第一步。当地主要媒体,尤其是地方政府网上要实时真实地发布空气质量监测信息。《运城市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中提到的环境信息公开措施要得到落实。事权跟财权要统一,比如说环保局征收的排污费的使用要做到公开透明,去向明确,不可挪作他用。这些信息都应当在政府网上可以方便快捷的查询到,还要经得起第三方独立部门的审计。如果出现信息公开不到位或捏造虚假信息的现象,对举报者应有重奖,对责任人要有惩处。

治理雾霾在当下是一个紧迫而艰巨的工作,需要全社会各方都行动起来,不可因眼下天气一时的好转就放松下来,因为不管谁,都无法拒绝呼吸!

民建山西省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