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公车私用被遏制后的“私车公养”新苗头
民建阳泉市委副主委王变娥、会员韩万明:长期以来,整治“公车私用”一直是各级党政部门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公车管理制度和社会监督机制的不断完善,“公车私用”现象已得到有效遏制。但是一种新的不正之风,“私车公养”也随之而来,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私车公养”的花样很多且都比较隐蔽:一是私车公修。将私车冒充公车开进定点维修厂维修、装饰,其费用签字挂账,由单位按合同统一结算。二是私票公报。将私车维修费、配件费等发票以公车名义直接从财务报销。三是私车公洗。目前洗车业为了争抢客源,纷纷推出合同协议、刷卡服务等结算方式,这给一些私车提供了便利,洗车只需签字、刷卡,费用自有公款统一埋单。四是私油公供。为保障公车燃油供应,不少单位指定了加油站点,统一结算油费,而一些私车也常常借机到此“揩油”。五是私车“公用”。有些单位的部分领导干部通过领导班子会议决议的形式,名义上是把自己的车拿出来为工作服务,实际还是自己的私车,更多的是用于自己办私事,而车辆的燃油、税费、维修等费用却借着“公用”之名全部由公家买单。
除了少数公务人员思想素质不高外,“私车公养”现象的存在关键是与车改相配套的改革滞后、相关联的制度不健全有关,如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迟缓,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不完善,内部财务管理不严格,清理“小金库”不彻底等。
“私车公养”危害甚深。第一,它进一步推高了“公款消费”。提倡公务员购买私车,本是为了减少“公车私用”现象,结果却被个别“歪嘴和尚”念歪了经,把自己私车的费用也加到了公费开支中。第二,个人用车公家掏钱,无疑是一种变相的吃拿卡要,不可避免会产生新的渎职失职行为。第三,“私车公养”,败坏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
防止“私车公养”,一是要进一步严明公务用车管理的相关纪律。严禁“私车公养”、“私费公报”,从纪律上筑牢廉洁自律的防线。二是要对公职人员的私家车登记造册。要求公务用车有关费用与出差事由、线路等须在单位公示,让职工、群众参与监督;公车需维修、装潢的,必须派纪检机构人员参与,现场确定项目和价格;实行派车制,建立派车档案,油耗与车辆行驶里程要相符。三是要严肃查处。畅通投诉渠道,对“私车公养”者,一经查实,除追缴用公款报销的全部金额外,还要追究党纪、政纪责任。
公车不可私用,私车也不容公来养。防止私家车“揩油”,需要党员干部自身加强自律,自查自纠。同时也需要纪检监察机关加强监管,让“私车公养”现象无处遁形。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