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妥善解决541问题
民建运城市盐湖区二支部委员王兴平反映:作为曾属于重要军事保密工程的国家第二坦克基地——541工程,散落分布在山西南部的中条山麓。
中国大规模工业化的起步是在建国以后,其标志是“一五”时期以前苏联援建的“156项”建设为中心的经济建设,它是中国工业化的奠基石与里程碑。位于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的617厂便是“156项”重点项目之一。珍宝岛战役爆发后,由于包头距离中蒙边境非常近,使得作为国家第一家坦克生产基地的包头617厂直接受到战争威胁。为此,中央决定在山西南部的中条山 山区建立国家第二坦克生产基地,代号为“541”工程。
541工程曾经为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当时为巩固华北和守卫西北提供武器装备上的重要支撑。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数万兵工战士、家属子女把他们的热血青春抛洒在晋南这片土地上,我们不能忘记他们的历史功绩。
据541历史记载,从1970年4月开始到1973年7月,是541工程建设的黄金时期,各专业厂基建初具规模,部分厂的生活区也已建成,贯穿各专业厂的公路、铁路专用线也建成通车。1973年下半年开始,541工程进入调整缓建时期。由于中苏关系的缓和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家开始对三线建设的政策进行调整。541工程也先后经历了始建、缓建、缩小规模再建等几个阶段,到1979年底,位于闻喜、绛县、翼城的近十个专业主产品厂建成投产外,其他部分专业厂纷纷下马,人员和设备也并到了541其他厂。虽然规模在缩小,将近一半的项目在下马,但是由于整个541工程异常庞大,所以整体感觉上还是充满生机的。八十年代初,541各分指开始实行保军转民的战略性调整。1988年,在国务院的部署下,541由国家兵器工业部划给了中信公司。1991年,随着苏联宣布解体,541作为当时应对前苏联侵略的军工基地确实没有必要存在了,走向市场,发展民品已经成为541唯一的出路了。至此,541正式更名为中信机电制造公司。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为特大型工业企业。市场经济变化莫测,脱离军工序列后,由于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加之各分指领导决策连连失误,所以541开始陷入了困境,出现了541历史上破天荒地拖欠工资的现象。由于长时间不发工资,有一年当中,竟然有18人前后因为缺钱养家而自杀。由于市场经济的的冲击,加之541改制的失败,大量国有资产流失,大批职工下岗分流,一些腐败问题的出现等等,最后终于导致541全线失守。
541全线失守不能完全归咎为市场,因为九十年代,民营企业还只是处于发展阶段,根本没有实力与具有强大机械加工能力的国家特大型工业企业的541抗衡;也不能完全归咎于某任领导、某个厂长,因为绝大多数领导还是殚精竭虑想把541、把各分指搞好,无奈手脚束缚、包袱沉重、积重难返;也不能完全归咎于地方政府,由于541是中央直属企业,条管单位,地方政府理解、同情541,却爱莫能助,对于市、县两级来说,这个包袱它背不动,也不能背。
541问题的产生,是国家在特殊年代、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广大老一代军工响应国家号召,服从组织安排,为国家建设三线,集体汇聚到这里,为祖国国防事业献出了自己的青春、毕生和子孙,现在国家改革开放、跨越转型,他们以前的优势变劣势,从思想到行动,整整影响三代人,要他们靠自己、靠企业破旧厂房、设备要生存,难度可想而知。要想根本解决541问题,还是要国家组织相关部门认真调研,广开思路,多渠道加以解决,消除历史遗留问题,不要让为了祖国三线建设的老军工们流汗、流血、又流泪,要让他们也能享受到国家改革开放的成果,让他们也感受到国家和谐社会和共同富裕的政策。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