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加快发展培育家庭农场
民建运城市直支部委员巩立兵反映:随着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各种类型的家庭农场应运而生,如果树、蔬菜等行业都有家庭农场经营方式出现,它们在完善和创新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实现农业集约化经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推进科教兴农、培育新型农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发展家庭农场是完善和创新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农业集约化经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自2014年中央提出加快推进家庭农场的建议以来,家庭农场发展快速,态势良好。但调查发现,在家庭农场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重视相对不够。对于家庭农场的重要性已形成共识,但在实际操作层面仍相对不足,大多地方没有出台相关配套政策,系统性的培育规划没有形成。
二是土地流转难。农民惜租,流转意愿低,农场通过土地流转扩大经营规模难;土地集中连片难;流出农户法制意识不强,经常在租期、租金等方面反悔,给流入户带来不确定性;流转组织机构不健全,有关流转制度没有有效执行。
三是要素制约大。家庭农场在经营初期一次性投入比较集中,资金需求较大,多数农场实力不强,且大部分投入无法通过资产抵押等方式获取银行贷款,制约其扩大生产规模和发展设施农业。管理用地落实难,尽管有关文件明确规定,但由于严格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政策难以落实到位。
四是社会化服务能力弱。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基层农技力量薄弱,对家庭农场缺乏技术指导。大部分农场主整体素质不高,难以有效承担现代农业发展重任。
为此建议:
1. 提高认识,营造培育家庭农场的良好环境。提高认识,把扶持现代家庭农场作为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抓手,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出台扶持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积极营造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氛围和舆论环境。
2.明确目标,培育特色鲜明的家庭农场。围绕产业基础,突出产业特色和标准化生产。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积极培育一批家庭农场,发挥农业生态功能,提高附加值,塑造有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形象。
3.强化基础,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下,引导和鼓励农民多形式流转土地,能长则长、能连片则连片,为适度规模经营奠定基础。加强土地承包管理,推进土地承包确权登记。健全土地流转服务市场,为供求双方提供法律咨询、供求登记、信息发布、中介协调、指导签证、代理服务、纠纷调处等服务,为土地流转搭建便捷的沟通和交易平台。
4.加大扶持,不断提高家庭农场生产力水平。鼓励有条件的种养大户升级为家庭农场。鼓励家庭农场增加技术、资本等要素投入,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财政要设立专项发展资金,用于家庭农场提高生产能力建设;给予家庭农场税收优惠;优先安排农业项目;要落实用地、人才引进等优惠政策,家庭农场在不破坏耕作层的前提下,允许其按规定建设生产管理用房,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到家庭农场工作。
5.健全服务,为培育发展家庭农场提供坚强保障。进一步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根据家庭农场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各种服务和业务指导,帮助解决其解决不了的事,不断增强发展能力。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