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参政议政>社情民意>详细内容

中小型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应突破“三关”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5-12-26 15:11:38 浏览次数: 【字体:

民建运城市盐湖支部赵洋反映:当前经济形势下行压力较大,实体经济依然步履沉重。民营经济作为支撑和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其成功转型和产业升级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有着重要而非同寻常的作用。而科技创新对于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又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据笔者调研发现,当前制约和影响中小型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主要有“三大关口”:一是经营理念。许多中小型民营企业主不敢创新、不愿创新,宁愿打价格战死守市场,也不愿投资科技创新,占领新的市场;二是创新资金。因为融资艰难,不少中小型民营企业没钱投入科技创新,也没有时间和耐力等待科技成果;三是创新人才。由于中小型民营企业普遍缺乏科技创新的环境,即便高薪也留不住专业人才。

为此建议:

一、持续创造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良好宏观环境

一是加强教育引导,增强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意识。很多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主在企业发展问题上重生产、重管理、重销售,认识不到科技进步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思维停留在生产——销售模式上。建议引导民营企业家树立二次创业观念,把开展科技创新作为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来抓;加强对民营企业家的培训工作,引导他们不断增强科技创新意识,树立科技兴企、长远发展的意识;加大宣传力度,对科技创新典型企业,通过电视、报刊等媒体广为宣传,着力营造科技创新氛围。

二是要完善法律法规,对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过程中遇到的有关科研成果的定价方法、技术成果提成、技术持股、职务技术成果的产权归属、技术中介机构的服务管理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方面的问题要做出相应的法律规范。

三是对实施开发和申请原创性技术专利的企业,提供相应的财政津贴补助。

四是对在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方面取得实绩的民营企业进行表彰奖励,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项目和民营企业实行重奖,将科技创新产品纳入到政府采购计划中,帮助企业进行科技创新产品的宣传推广工作。

二、拓宽融资渠道,多方位解决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需求问题

科技创新是资金密集型的投资活动。根据盐湖区政协组织的企业调研,我们了解到民营企业目前在技术研发、技术改造方面存在的最大困难是融资难,资金不足。

解决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融资难问题,需要政府、民营企业和社会力量三方通过共同参与加以改善。民营企业要真正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要确保销售额的一定比例用于科技开发;政府应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切实形成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确保科技拨款在本级财政支出的占比每年有所增长。在此基础上,广泛吸收社会有关组织和个人的资金,为企业尽快建立技术创新引导资金和技术创新项目贷款担保资金等;积极探索建立以民间为主,适合民营企业发展的高科技风险投资基金,真正形成政府投资为引导、企业投资为主体、金融投资和社会投资为补充的多元化投资格局,保障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充足的资金支撑。

三、加强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推进民营企业科技创新

高校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前沿阵地,具有人才、专业、办学资源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企业则是将新知识、新技术应用于新工艺、新产品、新设备、新材料的重要基地。加强与高校尤其是当地高校的合作,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充分利用高校的实验室、仪器设备,克服民营企业设备不全、人才匮乏的劣势,是实现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选送优秀人才到国内外院校、科研单位深造学习,以尽快提升他们的技术素质和技术创新能力。

四、改善民营企业的管理机制,加强科技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加强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关键是人才。要培植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建立企业自己的研发机构,建设一支自己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企业的决策者、经营者一定要把管理精力主要花在“人”的管理和服务上,要对科技人才充分尊重。要营造宽松和谐的科技创新环境,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激励成功、善待挫折,让科技人员有充分显示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要通过技术入股、派送股票、期权等激励方式和优厚待遇,对科技人才的创新成果予以回报。

民建山西省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