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价下跌引发的几点思考
省政协社情民意特约委员、民建山西省委委员、民建忻州市委专职副主委许中贤反映:进入10月份以来是山西玉米收获的高峰期。随着玉米的晾晒、脱粒完成,山西玉米收购工作陆续展开。近期,对有关市县的种植户、收购商及收储加工企业调查显示,今年山西秋粮收购价格普遍下跌,种植户预期收入明显不如去年;收购企业收购意愿不强,玉米市场压力增大。
一、粮价下跌引发的相关问题
1、玉米市场价格高位运行态势逆转。在国际粮价不断走低,国内粮食产量有望迎来十二连增的大背景下,近期山西的玉米市场价格迅速下滑,种植户预期收入明显下降。据全省重点农产品集贸市场价格资料显示,2010年至2014年五年间,每年10月份的玉米市场价格分别为1.82元/公斤、2.02元/公斤、2.23元/公斤、2.23元/公斤和2.32元/公斤,价格呈现连年走高态势;而2015年10月份玉米价格迅速下跌至1.86元/公斤,比去年同期的2.32元/公斤下降0.46元,降幅达19.8%。据近期有关县市区调查显示,10月下旬,忻府区曹村和西张村的粮食经纪人介绍,今年玉米脱粒收购价格为1.44元/公斤(含25%水份),比去年同期的1.74元/公斤下降0.30元,降幅达17%;朔城区五花营村玉米收购价格为1.60元/公斤,比去年同期的2.00元/公斤下降0.40元,降幅达20%。
2、部分杂粮价格跌幅较大。近几年,随着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的提高,市场上“五谷杂粮”的需求呈现增长态势,市场价格不断走高,素有“杂粮王国”的山西杂粮种植迎来一轮产业化高潮,小杂粮种植面积有所扩大。然而在今年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的连锁反应下,伴随着小麦、玉米、稻谷三大主粮价格下跌,杂粮类市场价格随之而降。10月下旬,宁武县莜麦收购价格为3.00元/公斤,比去年同期的3.40元/公斤下降0.40元,降幅达11.8%;阳高县谷子的收购价格为3.00元/公斤,与去年同期的4.60-5.60元/公斤的价格相比,下降幅度达到35%-45%,与2014年谷子价格最高值时相比,目前的收购价格仅为当时价格的一半。
3、农户种植业收入减少。据临汾调查的农户反映,正常年份按一亩地每年种一季小麦和一季玉米,小麦平均收获700斤,玉米平均收获1000斤,加上种粮补贴130元,总收入约为2000元左右。而种植一亩小麦各项费用共计480元;种植一亩玉米各项费用共计470元,不算劳动力投入,农户种地每亩年纯收入约为1000元左右,收益较低。而今年玉米收购价和单产的下降,必将造成农户收入下降,影响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二、目前粮食种植、销售、仓储存在的主要问题
1、获取信息的渠道面窄。被调查农户反映,农户对当期玉米市场价格信息大多是通过询问本村村民、村干部的途径而来,除此之外对玉米供求状况、省外甚至是县外玉米价格变化趋势都不甚了解。对价格走势的预测,单纯以本地区纵向价格作为参考和进行比对。由于信息量小、信息面窄,容易造成对价格走势的错误估计。农户表示在售粮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就是价格一天一个样,无法准确把握市场行情,不敢轻易出手。
2、种粮大户贷款难。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政策的积极推动,从山西省的情况看已经出现了不少种粮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大面积种植小麦、玉米,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益,初步实现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种粮大户大面积的种植和流转土地,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贷款难困扰着农户。据调查中一种粮大户反映,他承包土地约600亩,近3年打两眼机井、购买喷灌设施花费近100万,修缮田间道路投资约40多万。但由于农业生产自然风险较高,可供抵押的资产少,金融部门针对农民种粮的金融服务有限,贷款难问题较为突出。
3、农户存储粮食能力有限。玉米收获后需要及时晾晒,脱去多余水分,便于销售和储藏,不然就会发霉变质。据调查的农户反映,目前粮食主要在前后庭院、房顶和村边道路晾晒,对于种植面积较大的农户,这种传统的晾晒方式难以满足要求,晾晒结束后如不上市销售,需要仓库储藏,但是周边仓储设施匮乏,储藏困难。由于农户储存粮食条件有限,新粮含水较高,加大了储存风险,鼠害、霉变等造成的损失较大。
4、收购企业经营成本增加。近两年来国家对粮食企业的仓储标准不断提高,老库房维修费用较高,临时存放也从露天垛改为钢结构大棚,成本不断增加;机械设备如电子磅、除湿机、电脑等的添置也需要大量资金;人员工资、雇工费随着物价上涨不断攀升,用工成本增加。这些费用导致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粮食的经营成本增加。
三、粮价下跌引发的几点思考
近几年,国内的玉米、小麦价格在各种保护政策下逐年上涨,这与国际粮价持续下跌反向而行,国内外粮价倒挂的局面较为严重,许多企业为了降低成本纷纷选择进口粮食用于生产,国内粮食库存出现积压现象,2015年在新粮的收购的过程中,长期积压的矛盾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调整,导致近一段时期全国的玉米、小麦价格较大幅度下跌。为了保障粮农种粮基本收益,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各地还需要积极推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规模经营、农业信息预警、涉农金融支持等方面工作,引导粮食生产继续保持良性可持续发展。
1、加大农业基本设施建设力度。今年夏季,从山西遭受了多年不遇的旱灾,秋粮大幅减产实际情况看,印证了旱灾是制约山西粮食生产的最大因素。各地应继续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入,提高种植效益;加大粮食收储企业仓储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粮食存储能力,同时,可实施粮食存储补贴制度,引导农户加大自备储粮设施的改造力度,减少粮食损失。
2、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积极培育种植大户经营耕地是提高土地经营效益,解决农村问题的重要途径。应继续采取多种方式,稳步推进土地流转。一方面出台激励政策,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大户、农业企业等经营主体,鼓励这些经营主体积极接纳农户流转出的土地进行规模化种植,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外出务工和无力耕种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农业经营,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
3、着力加大金融扶持力度。积极推动金融支农服务创新,推动创设符合农业产业特点和农民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帮助解决农民“贷款难”、“融资难”问题。推动创新农业信贷担保机制,重点是推动建立农业信贷担保服务网络、鼓励扩大农村有效抵押担保物范围;推动农民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按照规定稳妥试点;推动涉农直接投融资服务,重点是加大农业股权投资,推动融资租赁服务。
4、加强农业信息预警机制建设。进一步规范农产品生产与市场信息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农产品产销衔接和信息服务,及时将农产品供需信息反馈到农民手中,方便农民根据市场动态和需求,及时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和产品售卖时间,增强农民生产经营的主动权。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