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大法学院校实习的教育改革的建议
民建运城盐湖支部谢虎钢反映:法学本科四年结束后,很多法院院校学生面对法律实务难以下手,归根到底在于本科学生在校实践操作少,缺少实习锻炼机会,建议教育部门及相关部门尽快携手处理该方面的空缺。
法学本科教育,虽在一定程度上在理论体系上完善了法学院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力,在短时间内完成了法学知识的“头脑风暴”,但就深层次而言,本科学生由于缺乏实践操作,缺乏实习的机遇,往往踏入社会后难以解决实践问题。
针对目前法学院的实习改革提出以下建议:
一、法学院校与当地的律协沟通,为法学院校学生在当地的律师事务所的实习提供机遇。
法学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强的一门学科,律师事务所的实习是一门开启法学大门的钥匙,也为法学院校学生的执业生涯确定良好的目标,而律师事务所在此期间可根据法学院校学生的表现,确定可供选择的人才,为以后律师队伍的发展储备新能量。
二、法学院校与当地的法院沟通,为法学院校学生在法院的实习提供机遇。
基层法院承办大量案件,法学院学生的注入,不仅能使法学院学生很好地理解《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等程序法中有关送达、举证期间概念理解,同时通过该层次的学习,法学院校学生在此期间可学习如何装订案卷、如何整理案卷、如何与法官、书记员及当事人沟通,在此期间培养法学院校学生的心理素质与行为能力,而且也能为缓解法院由于案件多,人手少的压力,也为法院在以后的人才招聘中积累人才库。
三、法学院校与当地法律援助机构联系,组织院校学生通过提供法律援助,培养与当事人的沟通能力。
法律援助机构与基层群众挂钩,解决老百姓的实际问题,为老百姓的难题排忧解难,在此期间法学院校学生能深入到法律第一线,并清醒的认识到法律并非万能钥匙,能解决一切难题,能清醒的认识到自己所学的是什么,而所能解决的又是什么,在此期间同时培养了院校学生沟通能力和动手能力。
总之,法学院校的实习改革任重而道远,而在此期间,希望法学院校与多方良好沟通,为中国的法治建设培育更多优秀人才,推动21世纪中国法治的进一步发展!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