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全国教育系统“小升初”政策的几点建议
民建太原市委经济法制委员会委员、晋能集团山西万景源房地产公司经济管理部张东反映:2014年1月14日,国家教育部以教基一[2014]1号文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各地区按意见精神出台了各自的“小升初”管理办法,通过两年多的运行,存在的问题如下:
1、根据意见,小升初应就近对口公办中学单(多)校划片,但是,由于就近没有限定量的概念,这就导致划片过程中人为因素过多,结果是划片范围年年变、政策年年调,给老百姓的感觉是政策被末端部门权利性利用和不透明造成的不公正;
2、意见忽视了教育水平的不均衡问题,而这个问题正是当前中国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现在的结果是:一个在小学学习很好苗子,特别是八九十年代上大学的这一批人的下一代,往往因为住房原因被分配到一般般的中学,本来这些孩子有希望和能力上更好的中学,就因为父母可能没有买房或者暂时没有拿上房产证,结果这种物质问题影响了孩子,这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不应出现的问题;
3、意见导致大多数公立学校优秀生源减少,公办学校水平降低。以太原为例,由于意见的出台,导致小升初对公立学校不考核,小学不考核,老师们就没有竞争意识;而初中由于好的生源一旦上不了合适的初中,家长们只能花大价钱去上私立学校或“公参民”学校,实质上公办初中的优秀生源也就流失了,没有好生源,搞好公立学校的教育又谈何容易呢?
4、意见的执行促使好的公立学校想方设法搞“公参民”,原因很简单,“公参民”学校可以自主招生,不受划片限制。结果是,公立学校的老师都在“公参民”学校带课,关注的重点在“公参民”,公立学校的水平可想而知。同时,由于公立学校的领导往往又兼任“公参民”学校的实际控制人,增涨了教育的腐败问题,很多家长为了能直接上好点儿的“公参民”学校不惜重金,而这些钱很少进入财政;
5、意见的执行变相的抬高了房价,是部分地区学区房价难以抑制的始作俑者,本来上学拼学习,结果成了拼金钱。
基于上述问题,个人建议:
1、尽快研究论证适合于当前我国国情的 “小升初”入学政策,着力考虑教育的不均衡性以及因材施教与培养的问题;
2、建议调整公办学校入学模式,变“划片就近入学”为“学校考试录取”政策,具体就是以地级市为学区,统一出题,统一考试,按成绩进行志愿填报,逐渐梯次录取;
3、严抓公办学校的特色办学,对于文化课排名靠后的学校,应着力加强艺术类或其他类师资力量,增加对师资薄弱的学校进行力量充实;
4、在学校逐步建立“家长管理委员会”制度,“家委会”行使应对学校的重大投资、人员聘用和教师的任命等进行日常监督,并有一票否决权力;
5、对于“公参民”学校,国家应制订相关的管理政策,目标是实现“股权清晰、责任分明、同股同筹、退出可行”;
6、适度放开公办教师的流动管理,让教师可以持证在特定省或地级市学区内自由应聘和注册,这样可以从根本上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7、在学校周边,尤其是好的学校周边建设公共租赁公寓,建设的主体以政府投资为主,以房地产开发商为辅,建立学区公租房管理机构进行日常管理,公寓面向入校学生家庭出租,实行适当的税收减免政策,户型以一室一厅为主,公寓的使用纳入“个人诚信系统”管理。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