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助推新能源发展优化山西能源结构的几点建议
山西省政协社情民意特约委员、民建山西省委委员许中贤反映:“十二五”期间,山西省充分发挥资源、区位和产业优势,以建设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契机,围绕低碳减排和净化山西的战略目标,以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煤层气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支撑,加快新兴能源产业化进程,推动能源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初见成效。同时,山西新能源产业规模小、技术创新能力弱等问题较为突出,仍需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强化技术支撑,从而促进山西新能源产业做大做强,实现优化山西能源结构的目的。
一、新能源发展促进山西能耗结构趋于优化
“十二五”以来,山西新能源快速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新能源发展增速高,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及煤层气等新能源年均增长速度远高于煤炭等传统能源,风电年均增长50%,生物质发电年均增长17%,太阳能增长3倍,煤层气年均增长7.8%,而同期火力发电年均增长0.25%。二是新能源比重明显上升,2011年山西省新能源发电、水电和火电的比例为0.56:1.48:97.7,2015年三者比4.39:1.26:94.35,可以看出,主要变化为新能源发电占比上升3.83个百分点,火电下降3.35个百分点。三是传统火力发电内部结构明显优化,煤炭等传统能源发电量下降,煤层气和生物质等新能源发电量上升。煤炭发电量占火力发电量比重由2011年的94.21%下降到2015年的92.09%,煤层气发电量占火力发电量比重由2011年的5.63%上升降到2015年的6.43%,生物质发电量占火力发电量比重由2011年的0.17%上升降到2015年的0.46%。
2015年,电网风电消纳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0.0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54%。按每千瓦时电消耗标煤310克测算,100亿千瓦时风电相当于减少310万吨煤炭消耗。成为山西除火电之外的第二大发电板块。“十二五”期间,规模以上工业累计生产煤层气167.65亿方米,液化煤层气138.62万吨,煤层气消费量为50.8亿立方米,其中60%用于发电量,规模以上工业煤层气产量位居全国首位,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产量六成以上;光伏装机容量已达254万千瓦,同比增长255.2%,光伏平均利用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规模以上工业利用生物质燃料513.99万吨(包括垃圾用于发电),其中90%以上用于发电,累计生物质发电量33.63亿千瓦时,“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22.43%,生物质能利用进展加快。
二、山西新能源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新能源的发展规模偏小。“十二五”以来,山西新能源取得快速进展,新能源规模化产业化程度提高,但要成为全省支柱产业还有较大的差距。以新能源发电为例,一是从发电电源结构看,新能源发电规模较小。2015年新能源发电量(包括风电、太阳能发电、煤层气和生物质发电)仅占全省全部发电量的11.4%,第一大电源火电占山西全部发电量的87.02%,第二大电源与第一大电源占比差距过大,要成为山西电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有很大距离。二是从全国来看,山西除煤层气外,相比其他省份山西新能源优势不明显。以风电为例,据国家能源局公布数据看,2015年山西风力发电的弃风率为2%,全国平均风电弃风率为15%,也就是说山西发出来的风电基本全部上网了,很少浪费。2015年山西风电发电量占全国风电产量5.37%,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占全国5.17%,排名第七位,风力发电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697小时,低于全国平均数1728小时。
(二)煤层气开采利用水平低。山西煤层气资源丰富,但开采难度大。目前,开发利用基础研究薄弱,缺乏行业统一技术标准规范,煤层气行业主要是参照使用天然气行业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现有技术装备水平较低,规模应用水平井还存在技术瓶颈。引进的国外开发技术往往不能适应山西复杂的地质条件。煤层气井型、井网和钻完井、储层改造等技术、低能耗集输工艺技术等需要进一步攻关。煤层气利用率不高。部分开发区域缺少输气管道而被迫排空,既浪费了资源,也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煤层气管道建设滞后,集输管网不能满足开发与市场紧密衔接的需求。
(三)煤炭清洁利用项目进展缓慢。从山西能源资源赋存和国内外能耗形势来看,在今后较长时期内,煤炭仍是山西主体能源。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是煤炭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从目前看,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煤电,另一个是煤化工。煤电面临的问题是随着火电需求出现下滑,发电企业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实施超低排放及节能升级改造,后期运营成本也会不断加大。煤化工发展受石油价格及环保压力冲击,同时煤化工的装备和工艺仍然面临高能耗高水耗等问题。
(四)新能源产业发展存在投入不足问题。新兴能源企业缺乏融资渠道和信贷支持,普遍面临规模小、投资大、收益差的风险。存在执行国家新兴能源产业政策不到位的问题,缺乏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新兴能源产业激励政策。山西新能源的开发技术水平较低,科研投入不足,缺乏技术研发能力,设备制造能力弱,相关技术和设备主要依靠进口,产业化发展能力较弱。加之,新能源评价、技术标准、产品检测和认证等体系不完善,没有形成支撑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技术服务体系。
三、对加快山西新能源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加大对山西新能源发展的政策支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支持山西新兴能源关键技术和前沿技术研发、示范和产业化应用。拓宽新兴能源企业融资渠道,鼓励民营企业、外资等参与山西新兴能源产业的投资开发。全面落实各项新兴能源产业以及科技投入和科技成果转化等税收优惠政策。将优质新兴能源项目纳入绿色通道,在土地指标、环境保护、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优先予以支持,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落实国家关于新兴能源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建立健全符合山西发展实际的新兴能源产业法律法规和相关产品、技术、装备制造等标准体系,建立相应的质量检测认证体系。
(二)加大煤层气的产业协调、关键技术力度。坚持“先采气后采煤”,理顺煤炭和煤层气的开采关系,提升煤层气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鼓励煤炭企业和煤层气生产企业进行合作,实现煤层气和煤炭两个行业之间的良性发展,互利共赢。大力推行采空区抽采、开采区边采边抽、预采区联动抽采等煤层气与煤炭综合开采模式,扩大地面开采和集输规模,加快瓦斯治理进度、提高煤层气采收率和利用率。根据不同地区煤层气资源的具体特点,加快煤层气示范区建设,并给予示范区以政策支持,促进其快速发展。在科技重大专项中增设示范工程,提高钻井试气成功率和单井产气量,开展资源保障与前瞻性技术研发和技术先导试验,为煤层气加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加快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进程。山西是以燃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由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对燃煤污染治理已经迫在眉睫,推动清洁煤的发展利用很有必要。国家能源局发布《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2015-2020年)》,明确了推进煤炭洗选加工、发展超低排放燃煤发电、稳步推进现代煤化工、开展煤炭分质分级梯级利用等七方面的重点工作。山西应围绕煤炭产业清洁安全低碳高效发展,设立煤炭清洁利用投资基金。实施多项关键科技攻关项目,加大对煤炭清洁高效安全利用创新性、示范性项目的支持力度。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政策扶持,确保这些项目的实施,着力加快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和推动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新能源发展优化山西能源结构的进程。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