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参政议政>社情民意>详细内容

建议将忻口战役遗址建成爱国统一战线教育基地

来源:民建山西省委 发布时间:2009-11-25 18:10:29 浏览次数: 【字体:

    曾经震惊中外的忻口战役是抗日战争初期在忻州境内以忻口村为中心东西近百华里的华北战场上展开的一次规模最大、历时最长、最为激烈并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一次国共两党合作抗击日寇的最为典型的战役。

 

    忻口战役遗址,位于忻州市区北25公里忻口村一带,现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忻口两面依山,中间傍水,地势十分险要,是晋北通往太原的门户,自古即为兵家必争之地。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华北板垣征四郎指挥日军第五师团主力和关东军第一、十四师团等共5万余人自大同、平型关会师雁门关,气势汹汹直扑忻口,意在攻占省府太原。国、共两党面对强寇压境,暂且抛开旧日隙怨,同仇敌忾投入10余万兵力,共同组织了忻口会战。以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为前敌总指挥,统率第15、17、33军为右翼兵团,以郝梦龄为指挥的第9、19、35、61军为中央兵团。以李默庵为指挥的第14军和第66、71、85、15师为左翼兵团,在忻口以北的龙王堂、南怀花、太白水、南峪一线布防。10月13日,日军主力在战车、飞机配合下,采取中央突破战法,猛攻忻口西北侧阵地。中国军队在南怀花、红沟等地顽强抵抗,白刃肉搏,忻口西北204高地13次失而复得。16日,中国第9军军长郝梦龄、54师师长刘家麒在红沟西北高地督战时殉国。与此同时,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派出九个团深入敌后, 以其机智神勇,更给敌人以重创。由忻口通往后方平型关和阳方口的汽车路已被我八路军游击支队截断。雁门关汽车路,成了敌人通往后方的惟一一条运输线。八路军一方面将主力第一一五、一二○师深入敌军两翼及侧后,向灵丘、广灵、代县、崞县、雁门关敌后进军,开展游击战争,袭击敌人的后方,破坏敌人交通运输,切断敌人的补给和增援,进行战役配合;一方面用部分兵力直接袭扰敌人第一线攻击兵力,同友军密切战术协同。如10月19日夜,刘伯承第一二九师第七六九团以一个营的兵力夜袭代县西南的阳明堡机场,毁伤敌机二十四架,歼日军百余人。这一壮举,有力地削弱了敌空中攻击力量,援助了忻口友军正面作战。卫立煌在忻口会战后不久曾盛赞“八路军确实是抗日的,是夏兴民族的最精锐的部队”,“象阳明堡的烧毁敌人的大批飞机,截断平型关、雁门关,使敌人不能得到接济补充,对于忻口战争有极大的帮助”。奇袭雁门关,火烧阳明堡,不但断绝了敌人通往后方的交通运输线,又捣毁了敌人机场,大大减轻了忻口正面守军的压力,有力地配合了友军的正面作战。忻口战役从10月11日开始到11月2日结束,中国军队由于顽强抵抗伤亡5万余人。由于国共双方军队的密切配合,使忻口战役取得歼敌二万余人,坚守23天的辉煌战绩,由于中国军队顽强抵抗伤亡5万余人。忻口战役是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在军事上相互配合的一次成功范例,在中华民族反侵略战争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毛泽东主席曾对此次战役作了高度评价,他说,忻口战役“给了全中国人以崇高伟大的模范。”

 

    时任八路军政治部主任任弼时在当年撰写的《山西抗战回忆》一文中,曾高度评价了忻口战役的功绩时指出的那样“敌曾以全力猛攻忻口,遭受了忻口抗战部队的猛烈的袭击。忻口战争是华北抗战中最激烈的战争,郝、刘两将军在前线同时作了壮烈的牺牲,卫立煌将军指挥下的全线部队,虽遭受了重大伤亡,毫未动摇;许多忠勇将士的英勇奋斗,是值得每个同胞永远纪念的。”

 

    长期致力于研究八路军抗日战争的原解放军军事学院少将研究员刘岩实地考察忻口战役旧址后,深有感触的说“忻口战役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以及国共合作时期的历史地位是其他战役所无法比拟的”。

 

    当时参加过忻口战役的国共两党军队达十数万人,那次战役给他们一生留下了历史性的记忆,有许多参加过忻口战役的人和后代都定居于台湾和海外各国,有些老帅老将虽已过世,但忻口战役这段悲壮历史,给他们后代也会留下深刻印象。他们和他们的后代总想回来看看,近年来,有不少曾经经历过忻口战役的爱国将领或他们的后代,有的旅居海外,不惜长途辛劳,来到此地来追忆那段震惊中外的历史。

 

    现在我们如果把抗战初期震惊中外的忻口战役这段历史,作为重大的统战历史题材挖掘、整理、开发,既弘扬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英雄气概,讴歌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功绩,又塑造了一个宏大的爱国统一战线教育基地,将为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时至今日,我们在实地调研时看到,忻口战役遗址紧靠大运路旁,两侧山崖边保存有当年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战修筑的战备窑洞,这些窑洞有的移作了库房,有的堆放柴草,窑顶的灰泥皮有的脱落塌陷。名誉上是归属于当地文物单位管理,实际上是历史上多年形成挪作其它单位非文物性质的占用。在一旁依稀看到两块石碑,一块是1995年由忻州市人民政府立的“德育教育基地”;一块是山西省人民政府在1996立的“山西省人民政府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路西的半坡上有一座雕塑纪念墙,墙的阴面有1997年10月时任山西省委书记胡富国题写的“忻口战役纪念墙”七个字,并有浮雕。纪念墙的阳面鑲嵌的黑色大理石上镌刻着忻口战役的简要说明。纪念墙两侧用白色大理石镌刻着忻口战役牺牲将士的名录。这一为纪念忻口战役60周年新筑的纪念墙,现在近60个台阶上的混凝土面均出现裂缝,有的已剥落。即使平台上新铺的地板砖有的沉陷,有的破损。平台四周以及四角的四个墩石上装饰的大理石均有脱落下来的残片,就是墙两侧镌刻的烈士名录,经风吹雨淋,原来的红色字体近乎为白色。久负盛名的“忻口战役遗址”,给我们子孙后代留下了一部沉甸甸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史书教材,的确是我们接受教育的好去处。就是这样一个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却为能引起有关部门高度的重视,几乎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忻口战役遗址我们如果不进行抢救性保护,保护性开发建设成为全国性的重点爱国统一战线教育基地,我们将愧对历史,愧对先烈,愧对后人。为此建议:

 

    1、建忻口战役纪念馆。忻口战役是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后,两军首次联手共同组织的重大战役,是阵地战与游击战相互配合取得第一个成功的典型战例。在组织、策划和指挥忻口战役期间,除国民党一批高级将领如阎锡山、卫立煌、程潜、傅作义等参加外,在忻州第一次聚集了我党我军众多高层领导人,如周恩来、任弼时、邓小平、林伯渠、关向应和建国后的十大开国元帅朱德、彭德怀、贺龙、刘伯承、林彪、徐向前、聂荣臻、罗荣桓等八位均指挥和战斗在第一线。周恩来以中共代表身份,从1937年9月5日入晋到达太原、忻州、代县、五台与当局商讨和组织华北抗战事宜及忻口战役等,直至次年回延安,在晋工作达82天,有相当长时间就工作在忻州。在忻口战役中,八路军115师、120师分别深入敌后和侧翼,在抗战中第一次运用游击战术,切断敌平型关和雁门关两条补给线,陷敌于极端困境,为战役成功作出重大贡献。 在战役中八路军129师用步枪和手榴弹炸毁敌阳明堡机场飞机24架,摧垮敌空军优势,为战役成功立下了不朽功绩,创抗战史上第一奇迹。在忻口战役中牺牲的国民党第九军军长郝梦龄,是全国抗战初期为中华民族献身的第一位高级将领,震惊全国激发了民众的抗日热忱。 在忻口激战中,于1937年10月27日在五台石咀村创建了全国第一个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晋察冀边区。在忻口战役结束不久,八路军120师完全用自己的力量,在晋西北第一次从日寇的占领中,连续收复了岢岚、五寨、神池、宁武和河曲、保德、偏关等七个县城,为巩固黄河防线,保卫延安和随后建立的晋绥边区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基础,如此等等多方面的珍贵资料都应通过图片、雕竖、影像在纪念馆中展示、播放和陈列。

 

    2、建忻口战役烈士陵园。当年在忻口战役中伤亡将士达五万余人,壮烈牺牲的无名勇士达两万余众,在1997年10月雕塑的忻口战役遗址纪念墙上有记载有90位将士,其中最著名是第九军军长郝梦龄将军和第54师师长刘家骐将军。在忻口战役遗址建一烈士陵园,一为告慰血洒战场英灵,二来让后人永远缅怀在这次震惊中外战役中为中华民族浴血奋战,不惜牺牲自己,英勇献身的英雄们精神。

 

    3、划定忻口战役遗址保护区。划定保护区是保护遗址的关键。忻口两面依山,中间傍水,地势十分险要,是晋北通往太原的门户,自古即为兵家必争之地。

 

    1935年至抗战爆发前,阎锡山曾动用11万元巨资,在忻口村北的后沟至红崖湾修建了47孔战备窑洞,每孔窑洞宽约3米,高约4米,深约20余米。石头水泥结构。洞门如城门状,门洞之上有石垛,垛下有“第X号”字样的横匾。忻口战役期间,中国军队充分利用这些窑洞,指挥作战、储放军火、安置伤员、隐藏战马,充分发挥了作用。

 

    忻口战役期间,前敌总指挥部设在忻口后沟的第九号战备窑洞内,总指挥兼第九军军长郝梦龄将军曾在这里指挥作战。1937年10月15日夜,郝将军偕同第54师师长刘家骐从这里出发,奔赴前线指挥作战。

 

    204高地四周山岭起伏,沟壑纵横,群岭把忻定盆地入口处的10公里正面,分割为两个管孔通道,南怀化和忻口作为左右通道上的两个小村,恰如两只鸟瞰忻口的眼睛,战略咽喉位置不言而喻。当年这里是忻口战役战斗最激烈的地方,敌我双方在204高地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一昼夜易手13次,守军第四团在经过反复冲杀后一度只剩下百余人。40里孤山空余杂草漫山遍野,一下雨,地上就会裸出子弹头来,204高地下,杂草掩着一条小路,少有人踪。当年日军曾架起四挺轻机枪封锁此路。总指挥兼第九军军长郝梦龄将军于此处受伤,后壮烈牺牲。

 

    罪证碑是日军侵占忻口后,分别于忻口村和下王庄村的公路旁,为炫耀其“战迹”所立的两通石碑。立在忻口村东公路旁的石碑上书“忻口镇战迹”;下王庄公路旁的石碑上书“忻口镇战迹”(正面)“昭和十三年一月北川部队建之”(背面)两通石碑,这无疑都是日军侵华的罪证。

 

    忻口战役纪念碑在忻口村北1里处的公路旁、战备窑洞前,于1986年修建。石碑上款书;“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7年在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之际又竖建了忻口战役纪念墙,这些都需要划定保护区范围,并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予以保护,把管理权限真正归属于文物管理部门。

 


作者姓名:许中贤  作者系民建山西省委员、民建忻州市委专职副主委、忻州市政协常委

民建山西省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