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龙:关于扶贫开发的思考与建议
市政协常委、民建会员、隰县政府副县长 王晓龙反映: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扶贫开发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和形势背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何适应新的形势,确立扶贫开发的新理念、新目标和新定位,并在实践中,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拓宽扶贫工作领域,提高扶贫开发水平,是摆在广大扶贫开发者面前的重大课题,扶贫开发还有很多难题有待我们去破解。
一、扶贫开发的现状与问题
以隰县为例,隰县地处临汾市西北边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偏远山区,是国定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全县县域面积1415平方公里,辖8个乡镇、97个行政村,总人口1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万人,贫困人口46800人,未解决温饱人口18900人;财政收入偏低,2008年不足5000万元。
贫困现状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贫困人口多,基础设施落后。从横向比较来看,隰县农村经济发展平均水平基本相当,虽然农民纯收入有所增长,但是收入的绝对数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来比较仍然有着明显的差距。从隰县农村贫困人口收入分层状况分析来看,按照国家农村贫困人口标准,2008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在866元至1067元之间的低收入人口有27900人,占全县乡村人口总数34.9%;农民人均纯收入在865元以下的极端贫困人口有18900人,占全县乡村人口总数23.6%。而这两类贫困人口中,75%又集中在贫困乡镇和贫困村。这些贫困村的农民相当一部分还处于温饱阶段,一部分人只能维持最基本的生活,大都不同程度存在着缺粮、缺水、缺致富门路,看不起病、上不起学、买不起化肥、修不起房子等诸多问题。另外,相当一部分村的村级小学、卫生所等公益事业建设落后,有些村甚至没有卫生所和学校,不能与县上 “整村推进”实施的生产性项目同步进行;现有的水利设施严重老化,年久失修,农业基础装备水平低,农民大多还是靠天吃饭;有些村不通电话,有些村接收不到电视节目,有些村饮水困难,有些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晴天一把土,雨天一腿泥”的行路难状况还较普遍,还有些村危房未能及时改造。如此种种,直接影响了扶贫开发工作的稳步推进和协调发展。
2、发展能力弱,发展差距大。隰县贫困农户自身的发展能力弱,增收缓慢,单纯依靠种植业为生,经济结构单一。而且贫困村村级债务普遍沉重,在修路、改水、拉电等公益事业建设中,还有“旧债没还又添新债”的现象,村级债务已成为制约扶贫开发的一个巨大包袱。再加上贫困山区的区位劣势,使得资金、项目、技术、人才难以引进,自然资源难以得到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商品优势、经济优势,与平川县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呈持续拉大的趋势。
3、扶贫资金投入有限,扶贫力度小。
地方可用财力非常匮乏,群众自筹资金能力弱,贷款难度大,国家和省、市扶贫资金投入十分有限。县里一般预算收入少,对农业还没有反哺能力,地方配套扶贫资金投入也十分有限,更缺少解决贫困的长效机制。面对多年积累的贫困问题,仅靠国家每年投入的扶贫资金只能是杯水车薪。同时,扶贫项目建成后,后续管理跟不上,存在先天不足,后天难补的问题,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扶贫开发的实施。
4、科技教育发展缓慢,群众观念落后。
由于社会事业投入不足,教育设施落后,贫困地区农民受教育程度不高,文化素质较低,尤其是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不容乐观。据对隰县6个贫困乡镇和14个贫困村的抽样调查,按劳动力文化程度分类,文盲占0.51%;小学文化程度占44.5%;初中文化程度占36.77%,高中、中专占10.62%;大专及以上占7.59%,受过农业技术培训的人数占从业人数的8.36%;未受过培训的从业人数占91.64%。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贫困地区农民现有的知识结构和文化水平难以跟上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另外,部分群众安于现状、因循守旧、不思进取,一些实用技术得不到很好的应用,把脱贫的希望寄予国家和各扶贫单位,等、靠、要思想严重,严重影响着扶贫开发的进程。
5、经济结构单一,转型发展缓慢。隰县是著名的果品基地,同时也是传统的农业集中区,乡村工业腿短、滞后,“自给农业”在贫困地区农民头脑中根深蒂固,传统产品比重大,名优产品比重小;原料产品比重大,加工产品比重小;一般产业比重大,特色产业比重小。产业结构的不优,不仅造成了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浪费,还延缓了产业的提升和产品的升级,加大了农产品增值、农民增收的难度。
二﹑关于扶贫开发的建议与对策
1、应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贫投资规模。就隰县近三年来的扶贫投入来看,县里确定的项目村,每个村平均42万元,投入资金严重不足,像隰县午城镇午城村有人口3000人,平均每人投资仅100多元。如遇到一些不可抵御的自然灾害,极易返贫。建议应加强对贫困地区扶贫资金的投放力度,开展“一村兴一业”行动,捆绑使用扶贫资金,让扶贫开发真正起到帮助贫困农民、贫困村庄脱贫致富的作用。
2、应适时调整扶贫开发规划和扶贫项目资金。由于贫困村经济、社会、人口发展变动较为频繁,同时受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目前许多贫困村的在外务工人员已经陆续返乡,造成贫困人口流动较大,整村推进项目对象选择难,落实难,管理成本增加。建议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将扶贫规划时间延长,对原定的贫困户数和人口不要卡的太死,以现有实际贫困户及人口落实项目。同时对救济对象等特殊贫困群众应纳入扶贫开发规划。在整村推进项目中,对五保户、特困户未能纳入项目对象的这部分人群,每年只靠下拨的几袋面、几十元钱是无法实现稳定解决温饱的目标,建议对这部分人群中有经济能力的也应纳入扶贫发展规划。这几年隰县已脱贫的人口达2.6万人,这部分人口虽然已解决了温饱,但由于未再能实施扶贫项目,生产生活条件不足,基础设施较为落后,普遍缺乏发展后劲,稳定解决温饱缺乏支撑产业,返贫的可能性极大。建议,应对这部分人群纳入扶贫规划,安排项目和资金,从根本上解决返贫问题。
4、应加大产业化扶贫力度。今后在大力推行整村推进的同时,应积极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产业化扶贫项目,同时,公开扶贫项目、资金,完善产业化扶贫的长效机制。以此来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同时对县级龙头企业应纳入省级通盘考虑,在扶贫资金上予以倾斜。
5、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特色产业。隰县气候独特,光热条件好,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尤其是梨果产业,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主要途径。2008年隰县梨、苹果种植面积达到20000亩,光这一项就比去年增收26万元。再如永和的红枣、大宁的绒山羊养殖、吉县的苹果等产业,都有着独特的优势。为此,应将西山的优势和特色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组织有关部门加大对农民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增强农民的市场竞争意识,拓宽营销视野,增加农民收入。
6、应积极组织劳务输出,转移剩余劳动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逐年增多。山区县应建立劳动力资源档案,积极组织剩余劳动力参加各种技术培训,有组织、有目标的前往外地务工,健全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整合输出与内转的就业门路,形成 “培训—输出—就业”的模式。同时,在当地实施的扶贫开发项目中,必须有一定比例的劳动力是雇用本地农民,通过参加工程建设等,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
当前,山区县扶贫开发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一些平川兄弟县、市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一、扶贫开发的现状与问题
以隰县为例,隰县地处临汾市西北边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偏远山区,是国定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全县县域面积1415平方公里,辖8个乡镇、97个行政村,总人口1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万人,贫困人口46800人,未解决温饱人口18900人;财政收入偏低,2008年不足5000万元。
贫困现状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贫困人口多,基础设施落后。从横向比较来看,隰县农村经济发展平均水平基本相当,虽然农民纯收入有所增长,但是收入的绝对数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来比较仍然有着明显的差距。从隰县农村贫困人口收入分层状况分析来看,按照国家农村贫困人口标准,2008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在866元至1067元之间的低收入人口有27900人,占全县乡村人口总数34.9%;农民人均纯收入在865元以下的极端贫困人口有18900人,占全县乡村人口总数23.6%。而这两类贫困人口中,75%又集中在贫困乡镇和贫困村。这些贫困村的农民相当一部分还处于温饱阶段,一部分人只能维持最基本的生活,大都不同程度存在着缺粮、缺水、缺致富门路,看不起病、上不起学、买不起化肥、修不起房子等诸多问题。另外,相当一部分村的村级小学、卫生所等公益事业建设落后,有些村甚至没有卫生所和学校,不能与县上 “整村推进”实施的生产性项目同步进行;现有的水利设施严重老化,年久失修,农业基础装备水平低,农民大多还是靠天吃饭;有些村不通电话,有些村接收不到电视节目,有些村饮水困难,有些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晴天一把土,雨天一腿泥”的行路难状况还较普遍,还有些村危房未能及时改造。如此种种,直接影响了扶贫开发工作的稳步推进和协调发展。
2、发展能力弱,发展差距大。隰县贫困农户自身的发展能力弱,增收缓慢,单纯依靠种植业为生,经济结构单一。而且贫困村村级债务普遍沉重,在修路、改水、拉电等公益事业建设中,还有“旧债没还又添新债”的现象,村级债务已成为制约扶贫开发的一个巨大包袱。再加上贫困山区的区位劣势,使得资金、项目、技术、人才难以引进,自然资源难以得到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商品优势、经济优势,与平川县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呈持续拉大的趋势。
3、扶贫资金投入有限,扶贫力度小。
地方可用财力非常匮乏,群众自筹资金能力弱,贷款难度大,国家和省、市扶贫资金投入十分有限。县里一般预算收入少,对农业还没有反哺能力,地方配套扶贫资金投入也十分有限,更缺少解决贫困的长效机制。面对多年积累的贫困问题,仅靠国家每年投入的扶贫资金只能是杯水车薪。同时,扶贫项目建成后,后续管理跟不上,存在先天不足,后天难补的问题,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扶贫开发的实施。
4、科技教育发展缓慢,群众观念落后。
由于社会事业投入不足,教育设施落后,贫困地区农民受教育程度不高,文化素质较低,尤其是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不容乐观。据对隰县6个贫困乡镇和14个贫困村的抽样调查,按劳动力文化程度分类,文盲占0.51%;小学文化程度占44.5%;初中文化程度占36.77%,高中、中专占10.62%;大专及以上占7.59%,受过农业技术培训的人数占从业人数的8.36%;未受过培训的从业人数占91.64%。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贫困地区农民现有的知识结构和文化水平难以跟上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另外,部分群众安于现状、因循守旧、不思进取,一些实用技术得不到很好的应用,把脱贫的希望寄予国家和各扶贫单位,等、靠、要思想严重,严重影响着扶贫开发的进程。
5、经济结构单一,转型发展缓慢。隰县是著名的果品基地,同时也是传统的农业集中区,乡村工业腿短、滞后,“自给农业”在贫困地区农民头脑中根深蒂固,传统产品比重大,名优产品比重小;原料产品比重大,加工产品比重小;一般产业比重大,特色产业比重小。产业结构的不优,不仅造成了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浪费,还延缓了产业的提升和产品的升级,加大了农产品增值、农民增收的难度。
二﹑关于扶贫开发的建议与对策
1、应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贫投资规模。就隰县近三年来的扶贫投入来看,县里确定的项目村,每个村平均42万元,投入资金严重不足,像隰县午城镇午城村有人口3000人,平均每人投资仅100多元。如遇到一些不可抵御的自然灾害,极易返贫。建议应加强对贫困地区扶贫资金的投放力度,开展“一村兴一业”行动,捆绑使用扶贫资金,让扶贫开发真正起到帮助贫困农民、贫困村庄脱贫致富的作用。
2、应适时调整扶贫开发规划和扶贫项目资金。由于贫困村经济、社会、人口发展变动较为频繁,同时受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目前许多贫困村的在外务工人员已经陆续返乡,造成贫困人口流动较大,整村推进项目对象选择难,落实难,管理成本增加。建议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将扶贫规划时间延长,对原定的贫困户数和人口不要卡的太死,以现有实际贫困户及人口落实项目。同时对救济对象等特殊贫困群众应纳入扶贫开发规划。在整村推进项目中,对五保户、特困户未能纳入项目对象的这部分人群,每年只靠下拨的几袋面、几十元钱是无法实现稳定解决温饱的目标,建议对这部分人群中有经济能力的也应纳入扶贫发展规划。这几年隰县已脱贫的人口达2.6万人,这部分人口虽然已解决了温饱,但由于未再能实施扶贫项目,生产生活条件不足,基础设施较为落后,普遍缺乏发展后劲,稳定解决温饱缺乏支撑产业,返贫的可能性极大。建议,应对这部分人群纳入扶贫规划,安排项目和资金,从根本上解决返贫问题。
4、应加大产业化扶贫力度。今后在大力推行整村推进的同时,应积极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产业化扶贫项目,同时,公开扶贫项目、资金,完善产业化扶贫的长效机制。以此来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同时对县级龙头企业应纳入省级通盘考虑,在扶贫资金上予以倾斜。
5、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特色产业。隰县气候独特,光热条件好,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尤其是梨果产业,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主要途径。2008年隰县梨、苹果种植面积达到20000亩,光这一项就比去年增收26万元。再如永和的红枣、大宁的绒山羊养殖、吉县的苹果等产业,都有着独特的优势。为此,应将西山的优势和特色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组织有关部门加大对农民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增强农民的市场竞争意识,拓宽营销视野,增加农民收入。
6、应积极组织劳务输出,转移剩余劳动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逐年增多。山区县应建立劳动力资源档案,积极组织剩余劳动力参加各种技术培训,有组织、有目标的前往外地务工,健全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整合输出与内转的就业门路,形成 “培训—输出—就业”的模式。同时,在当地实施的扶贫开发项目中,必须有一定比例的劳动力是雇用本地农民,通过参加工程建设等,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
当前,山区县扶贫开发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一些平川兄弟县、市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