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凤芝: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市政协常委、民建太原市委副主委 刘凤芝反映:当今经济危机席卷全球,世界各国经济萧条,如何有效规避风险,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难题。党中央在十七大上提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任务,以文化产业带动经济发展,指出了一条摆脱困境走向光明的大道。随之,太原市也提出了“建设特色文化名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奋斗目标。
我省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发祥地之一,三晋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太原作为省会城市,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名人辈出,名胜遍布。据调查,2007年,太原市文化产业总产值达到149亿余元,实现增加55亿元,占GDP的4.4%,高于全国2.45%和全省2.8%的平均水平。由此可见,文化产业对于推动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2008年,太原市文广局正式公布了《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按照《意见》的构想,太原将以改造好老城、建设好新城、开发好古城为目标,以滨河东西岸线为纽带,突出晋阳文化特色,通过文化产业园区及板块的开发和以东西山文化产业生态景区建设,形成三城连动和个性鲜明的文化产业格局,构造好特色文化名城的空间布局。然而目前,文化产业发展也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一、有形文化资源(如名胜古迹等)开发程度不均衡,且地点分散未能做很好的规划,呈现星罗棋布的特征,有待整体规划。
二、无形文化资源(如民风民俗)未能得到很好的保存与开发,有的甚至濒临消亡。
三、未能很好地利用文化资源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对内对外的文化经济效益不高。
四、推进太原市区域文化产业发展途径单一,产业链条链接不够紧密,需要重组资源,提高综合效益。
为此建议:
一、深入挖掘民俗文化潜力,构建产业化链条
民俗是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资源,是发展区域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本。如何将这一资本转化为产业,将文化转化为推动区域经济迅速发展的生产力?应针对民俗资源特点进行合理规划。
1)通过博物馆开发模式,体现山西民俗文化的深厚底蕴。民俗是不断发展更新的文化传统,不同历史时期,民俗事象有不同的表现形态和文化内涵。博物馆的开发模式可以通过陈列物质民俗,制作模型、图片讲解或用声光电科技手段再现已经和即将消失的民俗事象,全面展现民俗事象的发展轨迹,揭示其文化内涵。我省已有河边民俗博物馆、祁县民俗博物馆,我们可以借鉴其成功经验,合理规划构建并完善独立的太原民俗博物馆。
2)民俗、自然、文物资源配套开发,提高资源的综合效益。民俗社区的选择和确立应该和风景名胜区和文物景点结合,优美的自然景观、历史厚重的文物景观和迥异的生活体验结合在一起,可以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旅游需求。两种资源结合较好的地方,也应该发挥资源优势。如太原市晋源区内有晋祠、天龙山、蒙山大佛等自然、佛教方面的资源优势,如果可以再开发当地独特的民风民俗与前者结合,形成吃、住、游、 购、娱的产业链条,势必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3)推出主题节日、主题民俗社区等主题产品,提高经济效益。太原市可利用剪纸、锣鼓、面塑等地方民间艺术,面食、醋、葡萄等地方名吃特产,婚嫁、社火等民俗文化,大南门、国师街等明清以及民国时期传统民居集中地,开发民间民俗文化产品。构建特色民俗链条,综合民俗特色,让人们在更短的时间内体验富有浓厚地方特色民俗风情是产业开发的切入点。
二、让旅游与文化牵手,丰富两个旅游区域建设,实现双盈
旅游与文化是息息相关的。没有深厚的文化资源承载,就不会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太原是有着两千五百年文明史的老城,从古到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并成为诸多朝代的龙兴之地,太原因而也名之龙城。开发太原市文化资源将其与旅游业结合,以期繁荣太原市经济发展。
利用名人效应,开发傅山及明末清初山西学术文化圈旅游区
域。明末清初以傅山为代表的学者群体扛起了爱国、治学的大旗,形成了以傅山、顾炎武、阎若琚、朱彝尊、李因笃等为代表的北方学术圈。这其中傅山与顾炎武即典型代表,其中傅山寒居十余年之地 “松庄”,那里的几间寒窑一度成为天下学者集聚的主要活动场所。因此,可围绕西村—上兰村—土堂村— 呼延村开发傅山文化。完全可以将现在兴修的汾河景区工程一直延续至烈石山口并蓄水,打通四个傅山文化点,并兴修公路实现水陆两通,将风景、佛教、文化点连成一线,进行优势资源的整合,加大宣传力度,增加省内旅游量。
2)开发近代文化,倡导红色旅游,打造城内旅游新区域。围绕省府大院、太原师范学院等,开发以革命遗迹为特色的城内旅游。包括儿童公园、国民师范、赵树理故居、双塔、鼓楼、督军府等博物馆和景区,建设崇善寺、文庙和城隍庙为历史文化街区、太原师范学院、牛驼寨解放太原纪念馆、双塔寺陵园等,承载着历史的老建筑,多数得到保护、保留、保存,整体开发即可形成优势。使太原近代历史发展及革命经历得以在区域内全面呈现,形成城内旅游新看点。
“五千年文明看山西”,我们更希望“山西文化看太原”。作为三晋大地上的省会城市有很丰厚的文化资源,历史积淀深厚,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很大。太原应继续加大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适当降低“核心层”文化产业比重,要利用现代信息资源、技术,积极发展新兴文化产业,推动太原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全省乃至全国文化产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我省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发祥地之一,三晋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太原作为省会城市,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名人辈出,名胜遍布。据调查,2007年,太原市文化产业总产值达到149亿余元,实现增加55亿元,占GDP的4.4%,高于全国2.45%和全省2.8%的平均水平。由此可见,文化产业对于推动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2008年,太原市文广局正式公布了《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按照《意见》的构想,太原将以改造好老城、建设好新城、开发好古城为目标,以滨河东西岸线为纽带,突出晋阳文化特色,通过文化产业园区及板块的开发和以东西山文化产业生态景区建设,形成三城连动和个性鲜明的文化产业格局,构造好特色文化名城的空间布局。然而目前,文化产业发展也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一、有形文化资源(如名胜古迹等)开发程度不均衡,且地点分散未能做很好的规划,呈现星罗棋布的特征,有待整体规划。
二、无形文化资源(如民风民俗)未能得到很好的保存与开发,有的甚至濒临消亡。
三、未能很好地利用文化资源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对内对外的文化经济效益不高。
四、推进太原市区域文化产业发展途径单一,产业链条链接不够紧密,需要重组资源,提高综合效益。
为此建议:
一、深入挖掘民俗文化潜力,构建产业化链条
民俗是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资源,是发展区域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本。如何将这一资本转化为产业,将文化转化为推动区域经济迅速发展的生产力?应针对民俗资源特点进行合理规划。
1)通过博物馆开发模式,体现山西民俗文化的深厚底蕴。民俗是不断发展更新的文化传统,不同历史时期,民俗事象有不同的表现形态和文化内涵。博物馆的开发模式可以通过陈列物质民俗,制作模型、图片讲解或用声光电科技手段再现已经和即将消失的民俗事象,全面展现民俗事象的发展轨迹,揭示其文化内涵。我省已有河边民俗博物馆、祁县民俗博物馆,我们可以借鉴其成功经验,合理规划构建并完善独立的太原民俗博物馆。
2)民俗、自然、文物资源配套开发,提高资源的综合效益。民俗社区的选择和确立应该和风景名胜区和文物景点结合,优美的自然景观、历史厚重的文物景观和迥异的生活体验结合在一起,可以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旅游需求。两种资源结合较好的地方,也应该发挥资源优势。如太原市晋源区内有晋祠、天龙山、蒙山大佛等自然、佛教方面的资源优势,如果可以再开发当地独特的民风民俗与前者结合,形成吃、住、游、 购、娱的产业链条,势必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3)推出主题节日、主题民俗社区等主题产品,提高经济效益。太原市可利用剪纸、锣鼓、面塑等地方民间艺术,面食、醋、葡萄等地方名吃特产,婚嫁、社火等民俗文化,大南门、国师街等明清以及民国时期传统民居集中地,开发民间民俗文化产品。构建特色民俗链条,综合民俗特色,让人们在更短的时间内体验富有浓厚地方特色民俗风情是产业开发的切入点。
二、让旅游与文化牵手,丰富两个旅游区域建设,实现双盈
旅游与文化是息息相关的。没有深厚的文化资源承载,就不会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太原是有着两千五百年文明史的老城,从古到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并成为诸多朝代的龙兴之地,太原因而也名之龙城。开发太原市文化资源将其与旅游业结合,以期繁荣太原市经济发展。
利用名人效应,开发傅山及明末清初山西学术文化圈旅游区
域。明末清初以傅山为代表的学者群体扛起了爱国、治学的大旗,形成了以傅山、顾炎武、阎若琚、朱彝尊、李因笃等为代表的北方学术圈。这其中傅山与顾炎武即典型代表,其中傅山寒居十余年之地 “松庄”,那里的几间寒窑一度成为天下学者集聚的主要活动场所。因此,可围绕西村—上兰村—土堂村— 呼延村开发傅山文化。完全可以将现在兴修的汾河景区工程一直延续至烈石山口并蓄水,打通四个傅山文化点,并兴修公路实现水陆两通,将风景、佛教、文化点连成一线,进行优势资源的整合,加大宣传力度,增加省内旅游量。
2)开发近代文化,倡导红色旅游,打造城内旅游新区域。围绕省府大院、太原师范学院等,开发以革命遗迹为特色的城内旅游。包括儿童公园、国民师范、赵树理故居、双塔、鼓楼、督军府等博物馆和景区,建设崇善寺、文庙和城隍庙为历史文化街区、太原师范学院、牛驼寨解放太原纪念馆、双塔寺陵园等,承载着历史的老建筑,多数得到保护、保留、保存,整体开发即可形成优势。使太原近代历史发展及革命经历得以在区域内全面呈现,形成城内旅游新看点。
“五千年文明看山西”,我们更希望“山西文化看太原”。作为三晋大地上的省会城市有很丰厚的文化资源,历史积淀深厚,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很大。太原应继续加大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适当降低“核心层”文化产业比重,要利用现代信息资源、技术,积极发展新兴文化产业,推动太原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全省乃至全国文化产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