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政斌:山老区农民致富出路之思考和建议
民建长治市委会员、长治市郊区政协常委、长治市郊区审计局副局长 张政斌反映:
一、农民贫困问题与成因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广大农民兄弟的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小康农民继续活跃在社会建设的大舞台上。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生活在山区、老区,特别偏远地区的农民还没有脱贫,还过着世代艰辛、辈辈贫苦的生活。在这部分弱势人群中,面朝黄土背朝天式的四肢劳作,靠劳作挣钱、挣钱养娃、养娃再挣钱、挣钱再养娃的简单思维可能就是他们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
透过这些平凡而朴实的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现象,来看他们贫困的根源:
(一)、物质生活的贫困
1、吃:只能做到“有啥吃啥”,而“吃啥有啥”的奢望仍埋藏在孩子们的心底。对待吃,年长者最大心愿是能省则省,力争省出孩子的娶媳妇钱。从三县百村调查的1000户来看,就有990多户粮食、副食均为自给自足、自产自销,自家种植的土豆就是全年的主要蔬菜,如果想改善一下口味,还需等到7、8月份自家玉米地里的“豆角上市”,或者自家菜园地里的“青椒、西红柿”长成。如果种植的多点,剩余部分也要尽量变成商品卖掉,换成可以积攒的钱以备急用或用来办大事。至于吃肉,就得期盼到过年才有,而且过了“正月初五”又会恢复往日的“宁静”,如果想再让嘴巴尝尝鲜,只有“出门走亲戚”,此项不成文的规矩家家如此,户户照旧。
2、穿: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句说了多少年的老话,在山老区贫困农民的家庭中还不算过时。在他们当中,孩子一年一件新衣服在过年时能穿在身上。年长者买一件新衣服可能要过好几个年,平时小心翼翼地包在包袱里压箱底,生怕弄坏弄脏;说句开玩笑的话,还指望它在箱底下个“小的”出来。一年中偶耳遇上“走亲戚”出个门、进个城什么的,才能使年长者“装备焕然一新”。至今他们每家还保留着缝纫机,为的就是能将大衣服改成小衣服,破衣服补成“豁隆补丁衣服”
3、住:和睦的“四世同堂”家庭在山老区还保留着,他们以住窑洞居多,小瓦房大多用做夏季的厨房。人均居住面积一般在10——30平米之间。
4、行:中老年人普遍以步行为主,遇到赶集全家坐马车、毛驴车,或几家人都挤拖拉机出行。年轻人一般在结婚时都配置有两轮摩托车,因此他们当中以两轮摩托车代步者居多,算是机械化行驶。
5、医:人吃五谷杂粮不可能不生病,关键是得病后能不能得到及时医治。大多数经济困难的农民对预防、及时医治疾病的行动还不够积极,对疾病能顶则顶、能扛则扛的思想普遍存在,因此,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扛到没命的事实并不罕见。同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也为数不少。
(二):精神生活的贫困
首先表现为文化追求的贫困。由于他们的祖祖辈辈都是在“土地大学”生长、成长起来的,他们已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歇的生活方式与思维定势,再加上近些年来出现的高考难、毕业后就业更难的现状,这里的青少年普遍缺乏主动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内动力,少年辍学或逃学现象难以杜绝,一些为完成义务教育任务能坐在教室的听话孩子难免有“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体验。有两组很无聊的镜头很能说明问题。①:村里安装上路灯,有的狂孩子喝上点“猫尿”就非要拿砖头将它作为“靶心”来练准头。②农闲时,中老年东一堆、西一堆凑在一起聊天晒太阳,也不肯从电视里学点科技栽培技术知识;年轻人宁愿聚在一起打扑克、玩麻将、租光盘看武打片,也不肯为自己“充充电,加加油”,还说这多过瘾、多刺激、多休闲。
其次表现为思维能力的贫困。“思路决定出路,心动指引行动”早已成为有识之士充实自己、奉献人生的共识。但是在一些贫困农民当中,由于他们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及其所处的文化背景,限制了他们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开发。如:有一位贫困农民家里,满屋子都是脚臭气味,很脏的被子大白天仍乱摊在土炕上,当你问他不叠被子有啥好处?他不假思索回答的是:方便!啥时想躺就能躺,不用再铺。当你问他为什么不抽空洗洗被子?他却满有把握地说:快到了,过年(春节)民政局就给发新被子。你听这话,他们的思维模式就是“守株待兔、等着天上掉馅饼”。说到这我想起了一句讽刺那些靠挣昧良心钱而发富的人的话,“他富的只剩下金钱啦!”借用这句话改编一下就是“他穷的只剩下呼吸啦!”
再次表现为创造财富能力的贫困。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反过来,经济发展又促进了知识更新与完善。在这群贫困农民心中,恐怕把知识和金钱直接联系起来的为数不多。当今社会,一旦有那一位农民能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知识与金钱能够直接挂钩,那么,他在行动上就会有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动作,告别闲聊,去和书本交朋友;告别愚昧,去跟科技结伙伴;告别过去,去创造辉煌明天。从而从心灵深处彻底抛弃封建时代遗留下来的那些个低级趣味。可是,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更多是会认字的“文盲”和无一技之长的人口资源,而不是丰富多彩的、异常珍贵的人力资源或者蓄势待发的“人力资本”。
造成山老区农民贫困的原因尽管多种多样,但是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种:一是自然条件的限制;二是文化背景的局限;三是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思想保守,固步自封;四是不求上进式的“知足长乐”意识;五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沉重拖累。
二、治理对策建议
为了把广大农村的人口资源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型人力资源,为了把救急式输血救济扶贫与提高其造血功能为手段的康复脱贫有机的结合起来,真正实现调整结构兴农业,文化带动强农村,提升素质富农民,统筹兼顾活棋盘的目标,广泛推广“康农工程”大有可为,具体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1、培育健康的农业结构,造就现代化新型农业。
2、培育健康的农村文化,造就现代化新型农村。
3、培育健康的农民素质,造就现代化新型农民。
(一)、健康的农业的结构是实现富民强村的基础,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没有健康的农业,农村就不可能有健康的发展;没有农村的富裕,农业发展后劲也会乏力。因此,解决山老区贫困问题,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大有必要,因地制宜发展规模种植业、养殖业,发展循环经济,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让广大农民在逐步调整农业结构的发展变化中,逐步品尝科技发展带来的甜头,以此来增强广大农民学科技的主动性,提高广大农民用科技的积极性。
(二)、健康的农村文化,是实现富民强村的保证,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思想根基。思想从文化中产生,文化在思想中奠基。没有健康的农村文化,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就会变成一句空话,农民素质不高反过来也会制约农村文化水准的提高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只有让健康的先进文化“先入为主”,占领农村教育阵地,别的低级腐朽文化才不至于“乘虚而入”。具体讲,一要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成果,让农村的青少年都具有初中或高中学历水平,为他们学科学用科技,实现职业转化奠定坚实文化基础。二要大力加强农村劳动力技术培训,让高考落榜青年有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让上大学不再成为农民兄弟实现人生转折的唯一出路。实施中要注意创新工作思路,建立、完善面向市场的多元办学培训机制,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以及老年教育,增强农民转移就业的能力,切实提高实际效果,促进科学种田与养殖,把农业发展、农村兴旺转入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轨道上,三要强化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构建农民大病医疗保障体制,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四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三)、健康的农民素质是实现富农强村的根本基石,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没有农民综合素质的极大提高,就不会出现农村经济大发展。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素质提高辨证统一,互相促进。提高农民素质的途径有:一是“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保障农民身体健康。措施是建运动场所,增健身设施,丰活动项目,使运动形式丰富多彩,适合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锻炼。二是以先进文化引导人,保障农民兄弟心理健康。措施是建培训基地,兴读书场地(图书馆),强舆论阵地,育特色文化。请专家学者进村授课,送业务骨干外出取经,切实让先进文化占据农村文化阵地,从而来增强农民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提高农民的赚钱能力。三是发展经济实体,为德才兼备之农民提供用武之地。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是农民安居乐业之所求。农民问题本质是个就业问题,农村经济发展了,农民就业岗位自然就多了,农民就业了,还怕他吃不饱、穿不暖吗?农民有了展示才华的平台,有了能力竞争的环境,还怕他不去充电吗?
总之,解决“三农”问题,特别是山老区农民的贫困问题,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拓展思路,从“三农”健康理念的战略全局出发,统筹实施“康农工程”,逐步实现三农之间良性互动、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实施中须着重注意克服过去那种经济上扶持、资金上救济、物质上帮助的传统做法,因为这样容易滋生、强化“等、靠、要”的懒汉思想,不利于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我创造、自我发展、自我超越。
一、农民贫困问题与成因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广大农民兄弟的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小康农民继续活跃在社会建设的大舞台上。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生活在山区、老区,特别偏远地区的农民还没有脱贫,还过着世代艰辛、辈辈贫苦的生活。在这部分弱势人群中,面朝黄土背朝天式的四肢劳作,靠劳作挣钱、挣钱养娃、养娃再挣钱、挣钱再养娃的简单思维可能就是他们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
透过这些平凡而朴实的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现象,来看他们贫困的根源:
(一)、物质生活的贫困
1、吃:只能做到“有啥吃啥”,而“吃啥有啥”的奢望仍埋藏在孩子们的心底。对待吃,年长者最大心愿是能省则省,力争省出孩子的娶媳妇钱。从三县百村调查的1000户来看,就有990多户粮食、副食均为自给自足、自产自销,自家种植的土豆就是全年的主要蔬菜,如果想改善一下口味,还需等到7、8月份自家玉米地里的“豆角上市”,或者自家菜园地里的“青椒、西红柿”长成。如果种植的多点,剩余部分也要尽量变成商品卖掉,换成可以积攒的钱以备急用或用来办大事。至于吃肉,就得期盼到过年才有,而且过了“正月初五”又会恢复往日的“宁静”,如果想再让嘴巴尝尝鲜,只有“出门走亲戚”,此项不成文的规矩家家如此,户户照旧。
2、穿: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句说了多少年的老话,在山老区贫困农民的家庭中还不算过时。在他们当中,孩子一年一件新衣服在过年时能穿在身上。年长者买一件新衣服可能要过好几个年,平时小心翼翼地包在包袱里压箱底,生怕弄坏弄脏;说句开玩笑的话,还指望它在箱底下个“小的”出来。一年中偶耳遇上“走亲戚”出个门、进个城什么的,才能使年长者“装备焕然一新”。至今他们每家还保留着缝纫机,为的就是能将大衣服改成小衣服,破衣服补成“豁隆补丁衣服”
3、住:和睦的“四世同堂”家庭在山老区还保留着,他们以住窑洞居多,小瓦房大多用做夏季的厨房。人均居住面积一般在10——30平米之间。
4、行:中老年人普遍以步行为主,遇到赶集全家坐马车、毛驴车,或几家人都挤拖拉机出行。年轻人一般在结婚时都配置有两轮摩托车,因此他们当中以两轮摩托车代步者居多,算是机械化行驶。
5、医:人吃五谷杂粮不可能不生病,关键是得病后能不能得到及时医治。大多数经济困难的农民对预防、及时医治疾病的行动还不够积极,对疾病能顶则顶、能扛则扛的思想普遍存在,因此,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扛到没命的事实并不罕见。同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也为数不少。
(二):精神生活的贫困
首先表现为文化追求的贫困。由于他们的祖祖辈辈都是在“土地大学”生长、成长起来的,他们已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歇的生活方式与思维定势,再加上近些年来出现的高考难、毕业后就业更难的现状,这里的青少年普遍缺乏主动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内动力,少年辍学或逃学现象难以杜绝,一些为完成义务教育任务能坐在教室的听话孩子难免有“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体验。有两组很无聊的镜头很能说明问题。①:村里安装上路灯,有的狂孩子喝上点“猫尿”就非要拿砖头将它作为“靶心”来练准头。②农闲时,中老年东一堆、西一堆凑在一起聊天晒太阳,也不肯从电视里学点科技栽培技术知识;年轻人宁愿聚在一起打扑克、玩麻将、租光盘看武打片,也不肯为自己“充充电,加加油”,还说这多过瘾、多刺激、多休闲。
其次表现为思维能力的贫困。“思路决定出路,心动指引行动”早已成为有识之士充实自己、奉献人生的共识。但是在一些贫困农民当中,由于他们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及其所处的文化背景,限制了他们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开发。如:有一位贫困农民家里,满屋子都是脚臭气味,很脏的被子大白天仍乱摊在土炕上,当你问他不叠被子有啥好处?他不假思索回答的是:方便!啥时想躺就能躺,不用再铺。当你问他为什么不抽空洗洗被子?他却满有把握地说:快到了,过年(春节)民政局就给发新被子。你听这话,他们的思维模式就是“守株待兔、等着天上掉馅饼”。说到这我想起了一句讽刺那些靠挣昧良心钱而发富的人的话,“他富的只剩下金钱啦!”借用这句话改编一下就是“他穷的只剩下呼吸啦!”
再次表现为创造财富能力的贫困。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反过来,经济发展又促进了知识更新与完善。在这群贫困农民心中,恐怕把知识和金钱直接联系起来的为数不多。当今社会,一旦有那一位农民能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知识与金钱能够直接挂钩,那么,他在行动上就会有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动作,告别闲聊,去和书本交朋友;告别愚昧,去跟科技结伙伴;告别过去,去创造辉煌明天。从而从心灵深处彻底抛弃封建时代遗留下来的那些个低级趣味。可是,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更多是会认字的“文盲”和无一技之长的人口资源,而不是丰富多彩的、异常珍贵的人力资源或者蓄势待发的“人力资本”。
造成山老区农民贫困的原因尽管多种多样,但是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种:一是自然条件的限制;二是文化背景的局限;三是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思想保守,固步自封;四是不求上进式的“知足长乐”意识;五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沉重拖累。
二、治理对策建议
为了把广大农村的人口资源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型人力资源,为了把救急式输血救济扶贫与提高其造血功能为手段的康复脱贫有机的结合起来,真正实现调整结构兴农业,文化带动强农村,提升素质富农民,统筹兼顾活棋盘的目标,广泛推广“康农工程”大有可为,具体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1、培育健康的农业结构,造就现代化新型农业。
2、培育健康的农村文化,造就现代化新型农村。
3、培育健康的农民素质,造就现代化新型农民。
(一)、健康的农业的结构是实现富民强村的基础,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没有健康的农业,农村就不可能有健康的发展;没有农村的富裕,农业发展后劲也会乏力。因此,解决山老区贫困问题,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大有必要,因地制宜发展规模种植业、养殖业,发展循环经济,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让广大农民在逐步调整农业结构的发展变化中,逐步品尝科技发展带来的甜头,以此来增强广大农民学科技的主动性,提高广大农民用科技的积极性。
(二)、健康的农村文化,是实现富民强村的保证,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思想根基。思想从文化中产生,文化在思想中奠基。没有健康的农村文化,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就会变成一句空话,农民素质不高反过来也会制约农村文化水准的提高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只有让健康的先进文化“先入为主”,占领农村教育阵地,别的低级腐朽文化才不至于“乘虚而入”。具体讲,一要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成果,让农村的青少年都具有初中或高中学历水平,为他们学科学用科技,实现职业转化奠定坚实文化基础。二要大力加强农村劳动力技术培训,让高考落榜青年有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让上大学不再成为农民兄弟实现人生转折的唯一出路。实施中要注意创新工作思路,建立、完善面向市场的多元办学培训机制,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以及老年教育,增强农民转移就业的能力,切实提高实际效果,促进科学种田与养殖,把农业发展、农村兴旺转入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轨道上,三要强化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构建农民大病医疗保障体制,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四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三)、健康的农民素质是实现富农强村的根本基石,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没有农民综合素质的极大提高,就不会出现农村经济大发展。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素质提高辨证统一,互相促进。提高农民素质的途径有:一是“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保障农民身体健康。措施是建运动场所,增健身设施,丰活动项目,使运动形式丰富多彩,适合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锻炼。二是以先进文化引导人,保障农民兄弟心理健康。措施是建培训基地,兴读书场地(图书馆),强舆论阵地,育特色文化。请专家学者进村授课,送业务骨干外出取经,切实让先进文化占据农村文化阵地,从而来增强农民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提高农民的赚钱能力。三是发展经济实体,为德才兼备之农民提供用武之地。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是农民安居乐业之所求。农民问题本质是个就业问题,农村经济发展了,农民就业岗位自然就多了,农民就业了,还怕他吃不饱、穿不暖吗?农民有了展示才华的平台,有了能力竞争的环境,还怕他不去充电吗?
总之,解决“三农”问题,特别是山老区农民的贫困问题,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拓展思路,从“三农”健康理念的战略全局出发,统筹实施“康农工程”,逐步实现三农之间良性互动、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实施中须着重注意克服过去那种经济上扶持、资金上救济、物质上帮助的传统做法,因为这样容易滋生、强化“等、靠、要”的懒汉思想,不利于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我创造、自我发展、自我超越。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