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参政议政>优秀提案>详细内容

【两会声音】全国政协委员李俊林的提案、社情民意获得多家媒体高度关注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3-08 21:03:36 浏览次数: 【字体:

3eca442e1a5e43f491bee494f5bb31b1.jpg

(全国政协委员  李俊林)

全国政协委员李俊林在两会期间勇担使命、积极履职,向大会提交5件联名提案、3件个人提案、1件社情民意,受到了人民政协网、新浪财经、经济日报、 山西广播电台、山西日报、山西政协报等多家媒体的采访和广泛关注。其中,新京报以《推动CCER机制重启,在山西建国家级绿交所》为题、中国网以《建议把“普惠民生”放在“百年大计”的高度》、经济日报以《能源转型实现绿色发展》为题刊发报道,同时接受《山西政协报》《人民政协网》采访,并刊发专访文章。

3月8日,李俊林委员就“增进民生福祉”问题接受了《中国网》专访。

4725cd32873341af90ba7e7890fcf2e3.jpg

(媒体报道截图)


(以下文章转发自:中国网)

李俊林委员:建议把“普惠民生”放在“百年大计”的高度

中国网北京3月8日讯(记者胡俊)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从分配、就业、保障、健康等多个角度,对民生大计做出了重要部署。在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山西省委会主委、太原市政协副主席李俊林看来,基层政府与管理者在开展“普惠民生”时,还缺乏上级政府一定的政策引领与财政支持,导致“从创新发声到落地实施”的滞后。

李俊林委员认为,由于我国各省、市在地域与经济,基础设施与配套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的原因,对“普惠民生”的认知和理解,不少基层部门还停留在“基本生存权与基本发展权”的阶段,在具体决策上也就受到了局限和影响,缺乏前瞻意识与探索精神,往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多,能切实根据当地的市情、县情与区情,敢于“吃螃蟹”的少。

为此,李俊林委员建议必须把“普惠民生”放在“百年大计”的高度,放到中央与国家决策的高度,为“中国式普惠民生”的探索、建设与实现,提供“从宏观到中观“的政策支持,为基层政府决策与施政提供切实依据与有力支撑。在走向“普惠民生”的新百年征程中,补齐基层政府在“施政与管理”两个方面的“筑基工程”。

李俊林委员在采访中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民生发展方面取得了可喜成就。中央出台一系列举措,为老百姓织密民生福祉的保障网。李俊林委员通过调研了解到,四川省成都市近两三年在推进智慧城发展中,重视民生项目的建设,孵化推出了一个集“智慧厕所、民生服务场景”于一体的“智慧驿站”项目,较好地承担起了为市民提供“网格式普惠民生服务”的职能。成都 “智慧驿站”做法和经验,还在其他8个省、15个市结出了“扎根基层,服务民生”硕果。成都市能连续13年位居“中国幸福城市”榜首,这与城市管理者积极实践“普惠民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从分配、就业、保障、健康等多个角度,对民生大计做出了重要部署。李俊林委员认为,我国整体迈过全面小康之后,民众对民生的需求,不再停留在“基本生存权与基本发展权”层面,而是向往更宽、更广意义上的“普惠民生”,在经济、文化、体育、健康、时尚等方面有更高的需求。

为此,李俊林委员建议:

一要予以政策引领。把“普惠民生”放到中央与国家决策的高度,为“中国式普惠民生”的探索、建设与实现,提供“从宏观到中观“的政策支持,为基层政府决策与施政提供切实依据与有力支撑。

二要适当财政支持。按照“国家支持一点、地方承担一点、社会贡献一点”的原则,并参照国家已有的“分配、就业、保障、健康”等预算编制,为基层政府的管理与施政创造财政条件,为“普惠民生”在中国大地的开花结果提供有力保障。

三要鼓励试点实践。发扬“创新看浦东”的优良传统与创新精神,立足“普惠民生”之根本,鼓励各地“百家争鸣”、展开“试点”。从成都市“智慧驿站来看,补齐普惠民生基层短板筑基工程,并以分别在城管、工会、体育、健康、文旅等方面,得到基层管理者的行政许可与财政支持”的这个现象中,探索并最终找到符合各地实际的解决方案。

四要建立健全标准。任何好的事与物,都是从“个案与偶然”向“共性与必然”逐步演进的,“中国式普惠民生”的建设之路亦然。要把这项“人民与江山”的事业做到百姓满意、国家放心,还得从“智慧驿站的成都样本”的“试点标准”,有重点、分阶段地建立并健全“团体标准、城市标准、行业标准乃至国家标准”。

   

两会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