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自身建设>思想建设>详细内容

孙起孟廉政轶事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8-22 17:42:41 浏览次数: 【字体:


16d4ccbbc0224189bd55335581848010.gif

他是安徽休宁人,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民主建国会和全国工商联的杰出领导人,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政务院副秘书长兼人事局局长,人事部副部长等职,长期担任中国民主建国会、全国工商联和中华职业教育社的领导职务,是第七、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第四、五、六届中央委员会主席。

c8e93df363624762a2aa5d7f3000bf15.jpg


▲ 1979年10月19日,全国政协宴请民主党派主要负责人。邓小平(左一)与孙起孟(右二)亲切交谈。

起孟老罢宴

起孟老的“罢宴”是出了名的。1989年去东北访问,当地按照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规格接待,孙老谢绝了地方的一切宴请,一如家居的饮食习惯,要驻地伙食一律从简,“珍馐佳肴”、“酒水樽杯”不上餐桌。每当端上餐桌的菜,起孟老都让大家尽量吃光。若剩菜多了,孙老就觉得很浪费,会让服务员下一餐少上一、二个菜。记得一次晚餐,服务员端上一盘清炒田鸡腿,起孟老看了一看就叫服务员撤了下去,他解释说,田鸡能捕捉害虫,是国家保护动物不能吃。

民建海南省委会召开成立大会时,孙起孟代表民建中央前往祝贺。因他未去过海南,当地领导安排他去三亚、通什等地参观考察,孙老欣然同意了。临走时,孙老坚持坐小面包车,孙老说是为了避免前呼后拥,领导人陪同,吃喝盛宴。结果省政协只派了一位秘书长全程陪同。坐在面包车上出发了,小面包车坐了5-6个人。吃饭时十多人一桌,没有上过酒,减去了领导的迎来送往,避免了前呼后拥的场面。

在起孟老身上丝毫没有“官气”,孙老的专车上配的警笛他从来不让开。那时,民建中央在京信大厦办公。看着京信大厦就是走不过去,孙老不用开道车,也不让拉警笛,开会迟到了还要向大家说抱歉。


a3b2ee61ecdb4915bbba6b58c85c0513.jpg

▲1993年初,民建中央就把多党合作写入宪法问题召开座谈会。右二为孙起孟。

从不祝寿、不收礼、公私分明

起孟老一直保持简朴作风,对自己要求严格,很多同志去看望他,不管送什么,都是拒绝。中央有关部门的领导去看望他,哪怕是送一盒月饼都不肯收。孙老平时使用的纸张都是双面使用,甚至边边角角也裁下来当作便签继续使用。

以前,民建中央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老同志到80岁开始祝寿,90岁前五年一次,90岁以后一年一次。那年起孟老80岁了,民建中央执行局推派两位同志作代表去孙老家祝寿。去时是知道孙老不收礼的,所以只买了四小盒水果,共花去144元。到了孙老家也不说来祝寿,只说来看望您。起孟老说,看,可以,把这个东西带走。聊了一会,这两位同志把水果悄悄地放在旁边,向孙老告别时,被孙老发现了,孙老严肃地说:“你们怎么来的就怎么走”,“把东西拿走”,起孟老一点面子也不给,这两位同志只得把东西拿回来。

一次,起孟老住院正赶上他的生日,统战部领导去看望他,拿了一束玫瑰花。临走时,孙老说:人你也看了,花我也看过了,把花带走吧。还有一次,全国工商联领导同志派人送来花篮祝贺孙老生日。新来的警卫员不知道孙老的规矩,就把花篮收下了。孙老得知后,午觉都没睡,批评了警卫员。一定要秘书把花篮退回去。

9a8da8e0c93944c6a34bab652d57c6da.jpg

▲孙起孟为老同志倒茶

轻车从简,廉洁自律

八十年代,起孟老有一次去沈阳出差,穿着一身中山装、一双布鞋,拎着一只已经洗得发白的旧帆布旅行袋,在袋子的拉链上挂着一块写着“孙起孟”的牌子。那天到达沈阳时间已晚,民建辽宁省委会领导同志向孙老解释说,友谊宾馆(省委招待所)正在装修没有房间,只能安排在凤凰宾馆住,这是一家中外合资的宾馆,比较豪华,收费130多元一天。起孟老一到凤凰宾馆就说不行。负责接待的同志十分为难,只得“说服”孙老今天暂住一晚,明晨设法转到友谊宾馆去住。第二天就将孙老接到友谊宾馆住,住在已经暂停使用的房间,那里房间确实很旧了,墙上油漆已剥落,但房价比凤凰宾馆省去一半。  

1988年9月,起孟老率团出访保加利亚,开展人民外交活动。出国时,他没有皮鞋、没有领带、没有西装。领带是向万国权同志借的,西装、皮鞋都是临时买的。起孟老穿上了西装后,有人夸他这样穿着很好、很精神。孙老笑着说,不舒服。

6540a2a0f505425fb66ab06c9dd7efff.png

▲1991年3月17日,孙起孟与夫人王之慧在一起。

人们深情地怀念他,因为他是我国统一战线的楷模,他一生追求真理、热爱祖国、心系人民,奉行责在人先、利居众后、清正廉洁、克己奉公。他光明磊落、谦和好学、严于律己、宽厚待人。对国家和人民无限忠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为我国多党合作事业鞠躬尽瘁,深受人们尊敬和爱戴。